学生选课
|
网站管理
|
登录
今天是
2020年12月2日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规划
博物校园
浦中文史
校庆篇
校友篇
校史篇
大事记
文化篇
馆藏篇
校长篇
校董篇
名师篇
星星之火
岁月如歌
红色记忆
媒体报道
党建工作
党务公开
两学一做
工作动态
党员风采
学习交流
文明创建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政治学习
师德教育
学生德育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文化活动
文化设施
党的建设加强 核心作用强化
班子建设
组织建设
党风廉政
党群工作
体制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师资建设
教学工作
内部治理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平安校园
健康校园
服务保障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志愿者服务
共建共享
特色指标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维权帮困
教工活动
退管工作
课程教学
规章制度
教学动态
课程建设
招生动态
学科建设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政治组
史地组
物理组
化学组
生命科学组
信息劳技组
音体美组
教师发展
课题研究
教师培训
校本研修
教师招聘
语言文字
德育在线
德育活动
队伍建设
心理辅导
家校互动
团委学生会
组织建设
思想建设
队伍建设
活动建设
10月20日上午,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孙晓青副校长以“探循校友精神文脉,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为题,为我校新进教师带来一场直抵人心的生涯探索之教育伦理课。孙晓青副校长以校史为经、以时代为纬,为新教师们呈现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的“入职第一课”。培训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掌卡”活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新老师们在纸上描画手印,写下培训期待,在真诚的分享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悄然成型。一、时代之问:在抉择中探寻为师之“道”首先,孙晓青副校长以“如果不做老师,你可以做什么?”之问,直击心灵,引发深思。她通过数据、图表与新闻案例,剖析了未来教育人口变动与教师岗位饱和的潜在挑战,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危机意识,审视职业定位与生涯规划。随后,孙晓青副校长以“道”字为引,深刻指出:思路决定出路,为师者必先立其“道”。真正的教育之道,应该深深根植于学校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谱系之中。二、校友之光:以精神灯塔照亮育人前路“每一栋建筑都是一部活的校史,每一位校友都是一盏精神灯塔。”孙晓青副校长以“博物馆式校园”为载体,带领青年教师走进楼宇背后的历史现场:炎培楼前,黄炎培先生“教育救国”的誓言铿锵;淦昌楼下,王淦昌院士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身影犹在;文澜楼内,范文澜先生“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如昨。从校主杨斯盛毁家兴学的初心,到黄竞武烈士誓死捍卫国家机密的忠勇,校友们以生命书写信仰,以选择诠释担当。孙晓青副校长重点讲述了黄竞武、王淦昌、黄万里、钱昌照四位杰出校友的生平。他们从浦中出发,融贯东西,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面对人生岔路,他们毅然选择为国为民,放弃安逸,践行“勤朴”精神,走出一条艰辛而荣光的生涯之路。在场青年教师无不为这种胸怀天下、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也从校友的生涯轨迹中汲取了面对职业不确定性的勇气与力量。三、师道传承: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在AI能生成教案、制作课件的今天,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孙晓青副校长以校友精神为基,指出答案正在于“四有”好老师的本色:有理想信念: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课堂价值关乎未来国民素质。教师应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在史学素养“TIMES”课堂中传承薪火,循脉育人。有道德情操:教育须有信仰,否则只是教学的技术。校友王淦昌、陈芳允等“两弹一星”元勋的精神,正是高尚情操的写照,应融入与自我、学生、同事和工作的一切关系中。有扎实学识:黄万里校友因学识渊博而敢于坚持真理。在21世纪的今天,扎实的学识与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仁爱之心:教师应以仁爱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尊重差异,成全个性。四、使命在肩:以青春之我,赴教育山海本次伦理课程,作为学校“四导师制”薪火相传的重要一环,始终着眼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学校从生涯规划启迪与校友精神传承入手,深刻唤醒了青年教师们的使命担当与内生动力。培训后,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对学校史学素养特色的深度探寻,更是一次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清醒叩问,为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写下了生动的注脚。相信通过本次培训,浦中青年教师将进一步认识自我、理解学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为创建上海市史学素养特色高中贡献蓬勃的青春力量。部分教师培训感悟(向上滑动)历史组 高涵: 此次培训,对我而言,远不止于一次入职培训,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寻根与思想启航。学校的历史文脉与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紧密相连,让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站立的地方,不仅仅是一所校园,更是一片浸润着先贤理想与校友风骨的教育沃土。 从黄炎培先生的救国理想,到王淦昌院士的隐姓埋名,再到黄万里教授的坚持真理,这些鲜活的身影让我深刻体会到,“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前辈们用生命践行的生动注脚。它启示我,教育的根基在于“人”,教师的魅力,源于由内而外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所支撑起的职业人格。 展望前路,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亦觉脚下道路之明。我将带着从这次培训中汲取的力量,以校友精神为灯塔,以终身学习为舟楫,既深耕于课堂,也放眼于未来,努力将自己锻造为一名不负历史、不负时代的教育新人。地理组 沈佳慧: 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这次培训让我收获良多。走进浦东中学,我深深沉醉于它那深厚且独特的校史底蕴之中。原来,校园里每一栋看似普通的教学楼,背后都承载着一段熠熠生辉的传奇,站立着为国家无私奉献的杰出校友。王淦昌隐姓埋名长达 17 年,默默投身于“两弹”研制,为国家铸就坚实的国防基石;黄万里不惧压力,直言三门峡水库的弊端,尽显学者的担当与勇气。他们的“勤朴”与“担当”,如同一束束明亮的光,照亮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全新认知。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绝非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要成为精神火种的传递者。 未来,我会将校友故事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真切 感受到知识背后的温度与力量。同时,我也会带着校史赋予我的坚定信念,主动拥抱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努力成长为既有教育理想、又懂教学方法的“四有”好老师。撰稿| 高 涵审阅| 孙晓青编辑| 戴万成审核| 吴晓勤
“把青春写成一封/不贴邮票的信,把和平/像你们那样/——紧紧攥在手心!”9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们向校园中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献上鲜花和花篮,连同自己创作的诗歌。浦东中学校友王艮仲之女代表父亲,向学校捐赠了父亲被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今天,我要特别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浦东中学校友们。”在学校举行的“抗日烽火铸英魂,青春壮志续华章”主题纪念活动中,校长吴晓勤介绍。作为一所以“浦东”命名的百年名校,浦东中学在抗战时期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1931年东北沦陷后,百余名浦中学子联合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组成“千人请愿团”,冲破阻力赴南京请愿抗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浦中校园被日军炸毁,师生辗转迁徙仍坚持办学,文脉不断、抗争不息。参军学子有的激战长空,有的血战沙场,有的深入敌后宣传抗日。校友自制炸弹炸毁敌军车辆,海外校友为抗日前线募集救护车跨越重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抗战期间,著名爱国企业家、浦东中学1919届校友王艮仲积极组织游击队,为新四军筹集枪械弹药,建立秘密交通线,营救地下党员,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活动现场,王艮仲之女,年逾七旬的王正维女士代表父亲,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郑重捐赠给母校。“这枚纪念章,是对父亲一生贡献的高度肯定。”王正维深情地说。1903年出生于浦东大团的王艮仲在浦东中学求学期间,受五四运动影响,接受了科学和民主启蒙教育,这也为他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时,他因邀请共产党人恽代英等到学校讲演,组织、参加支持“五卅”运动,被学校劝退。后经黄炎培先生帮助,转学到南京就读,毕业于中央大学。王正维希望,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能成为激励广大师生的精神财富,让更多的学子从中汲取力量,传承先辈遗志,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先烈们以青春和生命铸就祖国的辉煌,换来了今日的安宁。值此新起点,我们应铭记先烈遗志,勇于担当,砥砺前行。”高三学生葛一凡感慨说道。“爱国,是危难时刻的舍生取义,更是和平年代的创新传承;是回望历史的坚守,更是面向未来的开拓。”校长吴晓勤勉励学生们,面对复杂国际局势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将勤学苦练,以青春使命书写强国征程上的青春之梦。撰稿| 刘文婷、戴万成拍摄| 顾利军、金粟航、雷梦飞审核| 吴晓勤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25年9月26日下午,我校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李锋教授来校,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法、策略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报告会上,李锋教授从方法论指导、实施策略与具体实践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他重点围绕“评”(教学评价)、“学”(学生学习)、“教”(教师教学)、“管”(教育管理)四个核心教育环节,深入分析了AI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与实施路径。尤为引人入胜的是,李教授现场使用Deepseek这一AI工具进行了生动演示,直观展现了如何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应用于作业批改、个性化辅导、创设个性化教学资源等日常教学场景,使其真正赋能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李教授强调,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教育教学智慧与创新思维。他鼓励老师们主动学习、积极尝试,“让思维走在大模型前面”,将AI工具作为延伸教育智慧、实现教学创新的有力助手,而非简单替代,从而不断提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能力。此次专题培训是我校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将继续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支持教师拥抱技术变革,共同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END =撰稿| 滕凤灵摄影| 雷梦飞审阅| 周昶捷编辑| 戴万成审核| 吴晓勤
近日,浦东中学副校长、心理特级教师孙晓青赴西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授课,以教育力量架起沪藏同心桥,厚植民族团结情。-沪藏同心 共育未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跨省结对 共筑美好”服务活动部署,依据《上海市教育工会与西藏自治区教育工会结对帮扶工作框架协议》,9月18日,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教育工会”)在赴西藏调研交流期间,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授课,以教育力量架起沪藏同心桥,厚植民族团结情。上海教育工会成员与我校领导合影留念本次授课的孙晓青老师,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她是上海市浦东中学副校长,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正高三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兼职导师。著有《青春心语》《读信·读心:高中生心理读本》《透视孩子的心理世界:给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学建议》《教师情商修炼之道》《教师的心理修养》等著作。曾获上海市园丁奖等称号。在授课之前,孙老师详细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现状、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为专题授课精准“把脉”。授课环节,以“阳光心灵,逐梦成长”为核心,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丰富形式,围绕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际交往等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展开讲解。课堂上,孙老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拆解心理困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传授实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视自我、接纳情绪,主动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学生们踊跃参与分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心理健康知识与成长力量。{孙晓青老师课堂精彩剪影}此次专题授课,是上海教育工会落实沪藏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的具体实践,不仅为拉孜高级中学师生送来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更以教育交流为纽带,增进了友谊,深化了沪藏两地教育工作者的沟通与协作,推动沪藏教育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助力两地教育事业协同发展,共同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篇章 。-END
9月5日下午,我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题为“新学期心理调频:找到你的成长频道”的心理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副校长、正高级心理教师孙晓青主讲,旨在帮助学生在开学初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讲座在开学第一周举行,恰逢学生从悠闲的假期到有规律学习生活过渡的关键时期。孙晓青副校长以“心理调频”为主线,从“欢迎进入新频道”、“识别信号干扰源”、“应对干扰源对策”、“锁定频道并行动”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系统地讲解了开学生活心理适应的过程。讲座从新学期的期待和共同成长的愿景入手,鼓励学生积极进入开学“新频道”;讲座将开学后可能遇到的缺乏动力、烦躁易怒、饮食睡眠不佳、跟不上学习节奏等常见状态比喻为频道空白、静电干扰、信号衰减、收听困难等“调频”现象,既生动形象引起学生共鸣,又深入启发学生识别自身的“干扰源”;讲座同时提供了“应对干扰源策略”,包括:自我觉察与定位,积极的心态调整、建立支持系统和采取实际行动等,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心态这一“调频旋钮”来重新校准心态、增强信号、过滤负面信息,从而逐步适应开学生活的节奏。鼓励学生主动与新同学、新老师建立联系,同时借助家长、老师、学校等资源助力自我成长。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优化学习习惯、规划高中生活,从而养成习惯和制订规划,达到“优化收听设置”;最后,鼓励学生通过主动与新同学交流、请教老师答疑解惑、培养兴趣与好奇心等途径寻找自己的成长方向并为之付出行动,从而“锁定频道”并行动。讲座以多个主题通过师生互动,播放视频等方式推进,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们积极响应,反馈热烈。本次讲座分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部分班级在锦春堂现场听讲。讲座有提问,有互动,尽管是隔着屏幕,线上聆听,同学们依然积极参与互动,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们表示,通过讲座对开学阶段的自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了有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并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新学期既是挑战,也是一份礼物。孙副校长寄语全校学生,祝愿同学们“频道永远信号满格”:新学期,新起点,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频道”,享受学习,拥抱成长,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频道主持人”。撰稿| 陈江媛审阅| 孙晓青编辑| 戴万成
1
2
3
4
5
公告栏
校园动态
每周安排
2025-10-11
[公告栏]
浦汇英才、共创特色 |上海市浦东中学2026年教师招聘公告
2025-10-15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10-12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7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10-05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6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09-26
[公告栏]
上海市浦东中学校服公示
2025-09-25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5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09-18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09-12
[公告栏]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3周上海市浦东中学学生菜谱
2025-10-22
[校园动态]
青春筑梦 循脉育人——我校开展新进教师伦理带教课程
2025-09-30
[校园动态]
烈士纪念日,一枚勋章赠予这所抗战中被炸毁校园的学校
2025-09-29
[校园动态]
助力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校本研修专题培训
2025-09-23
[校园动态]
转载 | 浦东中学副校长孙晓青赴西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授课
2025-09-09
[校园动态]
新学期“心理调频”:找到你的成长频道——开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5-09-09
[校园动态]
浦中讲坛——“铭记抗战烽火,赓续青春使命”朗诵音乐会
2025-09-09
[校园动态]
浦东中学教师参加建平教育集团暑期培训,共谱教育新篇章!
2025-09-03
[校园动态]
烽火永忆 强国有我——上海市浦东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2025-10-20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八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10-15
[每周安排]
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七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9-28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五、六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9-22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四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9-15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9-08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9-01
[每周安排]
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学校工作安排
2025-06-03
[每周安排]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六周学校工作安排
智慧校园
红色记忆
校友风采
市级慕课
史学阅读
校史博物馆
综评网
博雅网
史学素养
2025-06-20
[史学素养]
浦东往事 珍贵校史资料 见证教育初心
2025-03-18
[史学素养]
转载 | 浦东时报:浦东中学牵手专业资源 护佑学生身心健康
2025-03-18
[史学素养]
弘扬百年健康育人理念,护佑当下学子身心健康——浦东中学举办“舒缓焦虑,拥抱好梦”医教结合大型公益咨询活动
2024-05-16
[史学素养]
历尽沧桑途未尽 无间冬夏学不倦——追忆浦中校友马识途
2024-04-11
[史学素养]
“腊梅飘香赏遗韵,丹心映日谱新章”——上海市浦东中学纪念校友黄自诞辰120周年音乐会(浦东德育20240326)
2022-11-24
[史学素养]
追寻校友足迹,演绎红色故事——微电影社作品《少年殷夫》
2022-10-12
[史学素养]
重温陈独秀百年前的激情演讲,浦东中学的学子在“活课堂”里传承红色基因(上观20211119)
师生风采
2025-08-18
[师生风采]
我与浦中共成长之25届毕业生特辑(三)
2025-08-11
[师生风采]
我与浦中共成长之25届毕业生特辑(二)
2025-08-07
[师生风采]
我与浦中共成长之25届毕业生特辑(一)
2025-06-18
[师生风采]
“十八正青春,逐梦向未来”——上海市浦东中学2025届高三毕业典礼暨十八岁成人仪式
2025-06-18
[师生风采]
技术赋能评价革新 多维联动精准育人——浦东中学"TIMES"特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2025-04-18
[师生风采]
浦中师生在浦东新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案例征选、影视作品征集、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活动中的获奖情况
2025-03-20
[师生风采]
上海市浦东中学2024年“未来杯”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获奖情况
德育在线
教育动态
视频动态
2025年劳动节放假安排
向|辛|勤|的|劳|动|者|致|敬劳动最光荣
[more]
2025-03-20
转载| 浦东中学牵手专业资源,护佑学生身心健康获“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2025-03-18
转载 | 浦东时报:浦东中学牵手专业资源 护佑学生身心健康
2025-03-18
弘扬百年健康育人理念,护佑当下学子身心健康——浦东中学举办“舒缓焦虑,拥抱好梦”医教结合大型公益咨询活动
2025-03-18
弘扬百年健康育人理念,护佑当下学子身心健康——浦东中学举办“舒缓焦虑,拥抱好梦”医教结合大型公益咨询活动
2025-03-18
弘扬百年健康育人理念,护佑当下学子身心健康——浦东中学举办“舒缓焦虑,拥抱好梦”医教结合大型公益咨询活动
2025-01-20
“倾听”与“理解”——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君健班主任工作坊活动侧记
技术赋能评价革新 多维联动精准育人——浦东中学"TIMES"特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浦东中学在第13周(5月13日-5月15日)举办了核心素养下“TIMES”特色课堂的学习评价实践研究教学竞赛及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10门学科、10位教师的创新课堂,通过多元评价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展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丰硕成果。2025年6月6日下午,全体教师齐聚锦春堂,参加了教学展示活动总结及表彰大会。,时长10:08 活动中,10位教师以“TIMES”课堂的五大特征为框架,创新运用智能工具,深入挖掘AI辅助评价的潜力,体现了学校在多元评价方面、技术赋能方面和学科育人方面的深度探索。例如陈莉华老师运用希沃小插件的功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姜珊、吴明月、张贺老师使用AI诘问技术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沈咏彦老师运用数码显微镜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记录,朱怡老师依托三个助手和观点云图提升实时评价效果等。科技赋能教学创新:AI与VR助力思政课与英语课堂焕发新活力 青年教师们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他们技术接受度高,创新意识强,是推动课堂变革的关键力量。 政治组的姜珊老师通过VR技术、AI互动和大数据分析,打造了一堂沉浸式党史教育与乡村振兴实践课程。学生通过VR“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以全景3D形式学习党史;借助AI学习机分析乡村振兴案例,并利用机器人助教“小方”进行互动答疑。数据显示,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均达到较高水平。 英语组的朱怡老师将AI技术融入阅读教学,通过智能文本分析、互动练习和可视化工具(如词云功能),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框架并提升学习兴趣。学生反馈显示,AI辅助工具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韩万霞副校长和孙晓青副校长为展示教师们颁发奖状。 大会最后,韩万霞副校长总结指出:“AI赋能课堂优势显著,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惑。人工智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技术的应用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唯有将先进技术与扎实的日常教学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AI赋能课堂的最大价值。” 后续,浦东中学将继续开展先进教学评价深度融入的实践研讨活动,共享互鉴优秀成果及做法,深化“双新”落实,进一步提升“TIMES”特色课堂的育人功能。撰稿| 陈兆玉审阅| 顾嘉虹编辑| 戴万成审核| 吴晓勤
[more]
2025-06-06
迷彩青春正当时——2025年东方绿舟国防教育成长实录
2025-05-29
AI赋能思政课堂,让党史“活”起来、课堂“智”起来!——政治学科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
2025-05-29
数码显微镜赋能实验教学——生物学科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
2025-05-29
历史组开展“AI赋能课堂评价”主题教学展示活动
2025-05-20
“氮养万物,顺天共生”——教学展示周之化学课堂精彩回顾
2025-05-20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数学学科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
友情链接
市级研修
市级研修
博雅网
博雅网
综评网
综评网
上海市建平中学
上海市建平中学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教育门户网站
浦东新区教师研修社区
上海招考热线
上海招考热线
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