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浦东中学 >>校友风采
黄自
发布时间:2014-03-18 12:06:38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6
 

中国近代音乐奠基人之一

——著名音乐家黄自诞辰110周年

 

黄自,字今吾, 1904323,出生于浦东川沙内史第,浦东中学首任校长黄炎培之侄,中国近代音乐的“一代宗师”,是富有爱国民主情怀的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10年入上海初级小学读书,1911年转入浦东中学附属小学就读,1916年浦东中学附小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就读。

勤于学业,献身音乐。1924年秋,黄自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学校,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入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同时选修了乐理、视唱听写和键盘和声等音乐课程。1926年,荣获文学士学位,同时以“学行并茂”,被校方提名为全美优秀大学生学术荣誉组织——法·培德·嘉派学会(Phi  Beta  Kappa)会员。同年,留校入欧伯林音乐学院专攻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9月,黄自转学至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继续学习,主攻理论作曲。翌年以毕业作品《怀旧》序曲获得音乐学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音乐学校的毕业音乐会上公演。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也是在国外演奏的第一部中国人的管弦乐作品,成为中国留学生中以作曲专业获得此学位的第一人。

教书育人,克己互助。1929年,黄自任教于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1930年转任国立音专的理论作曲教授,兼任音专教务主任。作为克尽己责、无私奉献的音乐教育家,他是音专初创时期集教务和教学于一身的顶梁柱。他是当时理论作曲组唯一的专任教员,独自一人承担了 11 门课堂教学,此外还兼授西洋音乐史和音乐领略法两门全校性的共同课,培养出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等近代音乐先驱,从而成为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全面、完整、系统地传授欧洲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而且高徒满门的第一人。

弟子贺绿汀曾评价:黄自“是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

黄自的 夫人汪颐年曾回忆道:“每个夜晚黄自都伏案疾书,我在旁默默相助……他曾深有体会说过:‘当老师的必须要深深懂得知识其中的内涵,必须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在上课时,才能给学生讲得很生动,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他常常对学生们说:‘你们努力,我比你们更努力。’ ”可见黄自的诲人不倦。

韦瀚章是黄自在上海国立音专的同事,同时也是长期配合的歌词创作者。他在追忆黄自时说:“黄自出身于一个知书识礼的家庭,而且研究过心理学,所以他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和颜悦色。他对学生们也是一般和气,诚恳,但不失师长的尊严。学生们见着他,总觉得他是一位慈祥和善的好老师,总是爱戴他,尊敬他。学生的习作有错误时,他要逐个找来,面对面地给予指正,但绝不指责。”

而黄自的弟子、中国知名作曲家刘雪庵回忆道:“虽然恩师黄自平时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但在辅导学生及培育中国音乐教育这棵新生的嫩苗时,谦虚和蔼、平易近人、循循善诱,使见者都有亲热感。他虽是教授,但从不‘好为人师’,也从不对人感到厌烦,而是侃侃而谈、启发提问、因势利导,令人广开思路;既是谈笑风生,又是诲人不倦。先生的声音笑貌,至今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我终身难忘;先生渊博的学识,像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 ”

推动乐教,致力创作。黄自推动中国音乐发展,不遗余力。除了作曲之外,黄自还创办上海管弦乐团,是第一个全由华人组成的管弦乐团。 此外,黄自也与萧友梅等人,创办音乐杂志。

黄自留下的音乐创作,参考刘美燕《黄自研究》载录之47首作品,可分成以下几类。

艺术歌曲

黄自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艺术歌曲。黄自是193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繁荣时期,最有创作价值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艺术歌曲的特质,就是运用“音乐、诗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创作技法,是艺术性极高的歌曲形式。 中国20世纪上半叶艺术歌曲的创作,是将德国、奥地利等西方国家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融入中国音乐传统中所形成的既有民族色彩的歌曲形式。 舒伯特是西方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和典范,而黄自则是在舒伯特的基础上又经过了自己的深入研究,是中国作曲家在艺术歌曲界的一个高峰。

黄自创作艺术歌曲时,看重歌词和音乐的结合,善于用精炼的音乐语言表现诗的意境,歌词富有诗意和较高的艺术性。

汪颐年曾在《忆黄自》一文回忆道:“因为 黄自 先生的北京话不好,经常搞不清字与字之间的音律,所以每次当他拿到一个作品的时候,总要让我先给他做下示范,然后他再自己练习,把每个字与字之间的关系都做标记。有时一遍他听不清楚或者做不好,就会让我做二遍甚至三遍的示范,直到他弄明白为止。”由此可见黄自对于歌词音律的看重。

常与黄自配合的歌词创作者韦瀚章,与黄自主张相近,皆致力于“诗乐结合”、“词曲交融”。韦瀚章歌词结集为《野草词》。词风温柔敦厚、皎然出尘,不食人间烟火。知名音乐家黄友棣曾总结韦瀚章的词风是:“词中有乐,词内提供丰富音乐境界。”(见《野草词》序文) 因此,韦瀚章的词和黄自的曲,可谓搭配得天衣无缝。

伴奏部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衬托出歌唱者在演唱中的情绪,以便于诠释出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意义。所以其歌唱表演和伴奏部分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黄自艺术歌曲,可再细分为三种类型:

    • 抒情类: 《春思曲》 、《长恨歌》清唱剧、 《思乡》、《玫瑰三愿》
    • 古诗词类: 《花非花》、《卜算子》、《点绛唇赋登楼》
    • 写实类:《天伦歌》、《谁养我》、《睡狮》

赵元任对黄自的音乐创作,做了较全面、系统性的评价: “黄自的旋律是流畅的”;“黄自的和声大半是朴实的如其为人”; “黄自的节律当然变化很多。大体上说起来是倾向于稳重派... ...黄自对于中国字在乐句里轻重音的配置,可以说严格得要命,在现代作曲家中间,很少有像他这样严格的。” “他(黄自)的长处是做什么像什么,总是极得体,总是极好唱,我曾经称他为现代中国最可唱的作曲家。因为这个的缘故,我赞成现在学作曲的学生们把研究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等的工夫至少匀一小部分来注意点黄自的音乐。” (赵元任《黄自的音乐—为五·九音乐节而作》)

 

    学堂乐歌

1932-1935年,黄自受商务印书馆委托,和应尚能张玉珍韦瀚章等人,一同编写音乐教材《复兴初中音乐教科书》(全国采用),由教育着手,稳住了中国音乐发展走向。这部教材从1933年至1936年期间,续印本多达11版之多,对当时音乐教育有极大影响。

黄自负责编写“欣赏”和“和声”两部分内容。这六册教科书共有69首歌曲,其中有28首是由黄自自己作曲,如 :《睡狮》《雨后西湖》《秋郊乐》《西风的话》等,都是专为中学生创作的音乐教材,其中许多作品也属于艺术歌曲范畴。

 

    爱国抗敌歌曲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内忧外患交迫。黄自转而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作品、抒情作品,以音乐抗敌报国。他创作的《抗敌歌》 (原名《抗日歌》),是中国第一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合唱曲。黄自先生被称为“爱国歌曲之王。”

 

    管弦乐曲

 

    改编他人之作,或将原作配以和声

作品包括:《中国民国国歌》《目莲救母》《春郊》《国旗》

天忌英才,英年早逝。中国近代音乐的拓荒者、“一代宗师”黄自 1938 59 因伤寒症不幸病逝,年仅34岁。临终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夫人说:你请医生快点来吧。我不能就此死去,我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
   

对后世的影响及评价

理论作曲“四大弟子”的继承

黄自理论作曲的“四大弟子”既继承他音乐语言凝炼的精髓,结构严谨,又各有独特个性。整体而言:贺绿汀于稳重沉着中又富有浓郁乡土风味;刘雪庵偏重都市流行气息,追求旋律精致美感;江定仙在抒情中带戏剧性激情,“洋气”较重;陈田鹤艺术风格则突出中国传统音调的融合与抒情气质。

黄自培养作曲人才,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各有个性与成就。

改革开放后,贡献方始重获重视

在中国现代历史阶段,贺绿汀始终是音乐界中流砥柱人物。贺绿汀曾在黄自追悼会后发表〈哀悼我们唯一的导 师黄自 先生〉,并终身称黄自为“最大的恩师” ,有人对此大加责难。然而,贺绿汀依然重申: “我过去称黄自为恩师,现在我还是称他为恩师,他对我的帮助不能否定,否则对我良心不安。”

改革开放后,黄自的贡献才重获大陆音乐界的重视。如今,黄自铜像树立在上海国立音专校园内,一贯温蔼笑着,屹立不朽。 正如黄自在《乐评丛话》所说的:“人的感情左右是一时的,但艺术是永久的,评乐时果然谁也不能完全脱离感情作用,但一时的毁,既不能使天才创作永久埋没;一时的誉,也不足以使平凡的作品免受时代的淘汰。所以只有时间是最公允、最准确的音乐评论家。 ”

弟子贺绿汀给予 黄自 先生的创作以极高的评价和地位,他认为黄自的“作品已经指示出新中国音乐的方向”,“他的功绩跟俄国的格林卡一样。 ”(孙继南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浦东人民的儿子,一代音乐 宗师 黄自 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新纪元的开创者,曾经与伯父黄炎培先生合作,黄炎培填词、黄自谱曲,共同为私立斯盛中学【注:私立斯盛中学为浦东中学分校之一】创作校歌。他在国立音专时代制定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标准,在儿童音乐教育层面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作出了实质性的突破。书写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篇章,唤醒了一代人的觉醒。

     

参考文献:

1http://www.xindak.com/community/view.asp?tid=60805

2http://www.music.sdnu.edu.cn/musicchu/musicjingpin/zhgyysh/skja_list.asp?id=33

3http://baike.so.com/doc/185415.html

4卞祖善《黄自一百周年诞辰纪念》

5、贺绿汀《〈黄自遗作集〉总序》

 
范文澜 罗尔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