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操震球
他7岁上私塾,后就读于怀宁县高河锁高级小学,便考入安徽省第一师范,习工本、图画,后就读上海浦东中学。浦东中学第十八届(即高中第四届)毕业生,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后转入南京晓庄师范大学部学习。
1927年3月初,操震球到南京神策门外的燕子矾小学,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热情欢迎。操震球开始在晓庄这块新兴的教育园地里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成为晓庄师范的第一期学生。在这里,操震球认识了蔡元培、朱葆初、秉农山、陈鹤琴、赵叔愚、许士驻、吕流楼、邵仲香、丁桂中、于振声等著名专家学者。操震球以探求真理的精神,向陶行知先生请教教育的真谛。操震球从陶行知先生处领悟了“教学做合——是全人类教育历程之真相”,明白了“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身体到身心全顾的”,了解了“社会即学校”,知识分子可以拜工人、农民等一切人为老师,来改造教育,改造社会。
1928年,陶行知先生推荐操震球出任湘湖师范校长。1930年4月,操震球从晓庄回安徽老家,在开明绅士查尧明的资助下,同晓庄师范学生查淑、冶一道在同心村创办了莲花庵小学。1932年
操震球一边进行“小先生制”,一边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在辗转大后方的岁月中,操震球一边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一边不忘乡村教育。曾编著《农民课本》8册,《小学行政处理法》和(初中语义课本补充教材)4册,还撰写了《火烧圆明园》一书。在池州师范执教前后,是操震球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正如他在《
1941年操震球到重庆育才中学任教,聆听了周恩来所作的时事报告。1945年操震球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他回安徽执教,积极参加安徽民主同盟活动,协助沈子修(解放后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先生做好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庆的准备。操震球于1949年出任安庆高级中学校长,1951年出任安庆市副市长,1952年出任安徽省教育副厅长。1980年,操震球出任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1980年2月,80岁的操震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如操震球所说:“择善而从,锲而不舍,向来做大事、立大志、干一番大事业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对待可贵的人生的。”
80年代以后,操震球出任安徽省民盟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等职。操震球一生追随陶行知,专注于乡村教育教育,始终坚持教育救国之理念而终身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