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浦东中学 >>校友风采
晏仲芳
发布时间:2014-05-04 12:54:26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3

奥斯卡电影技术奖获得者——晏仲芳

1954届毕业生

晏仲芳(193611 2006 5 20 ),江苏省常熟县人,电影照明专家,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工程师。19963月他因发明电影特殊效果闪电灯,获得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评奖委员会颁发的第68届奥斯卡技术成就奖,截止目前为止,晏仲芳是中国唯一获得奥斯卡奖的获奖者。

1951年秋,晏仲芳进浦东曙光中学(后与上海市浦东中学合并)1954年初中毕业,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照明工作。曾参加《李时珍》《海魂》《北国江南》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电影照明工作经验,并致力于电影新光源的研究与改革,取得卓越的成绩

1969年起,晏仲芳专职从事电影光源的开发和研究,他坚持做到科研、生产与应用三结合,成功地研制成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金属卤化物电影照明系列。这些系列新灯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电光源技术的进步,也为电影制作工艺汲取高新技术创造了条件,更为电影创作,尤其是外景拍摄开辟了近于自然光源应用的新天地。

在电影光源的研制中,晏仲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国内外电影技术刊物上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还曾出席1980年美国电子学会应用照明年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题为《中国电影光源新发展》的论文。他的专著《浅谈电影照明技术》,1984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由他讲授的、上海影视公司制作的专业录像教育片《照明与光源》已在全国发行。

他应聘在十余所大专院校讲授《影视照明技术》。他开发的D.C金属卤化物光源系列为国内外同行所重视,后来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开发了更新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D.C金属卤化物电影光源。

晏仲芳的研究成果,曾多次获上海市和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嘉奖。如他研制的“直流镝钬电影外景灯”,在1987年曾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有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他的名字被列入上海知名专家学者行列,1992年,他成为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学会会员。

美国的一家电影照明公司购买了“直流镝钬电影外景灯”的专利技术,经中美专家多年研制,此项设备在好莱坞大显身手。《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巨片都曾运用这套设备,制造了电闪雷鸣的特技效果。著名导演联名向奥斯卡评委推荐,认为这种设备改变了好莱坞几十年传统的特技照明技术,对电影制作工艺的革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嗣后,他又继续研制这种外景灯的改进型,比以前的产品更轻巧、光度更亮、使用也更方便。

19963月,晏仲芳获得奥斯卡电影技术奖。

他的儿子、上影厂摄影师晏敏时,追忆起父亲最后的日子,他有着一份深沉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崇敬和钦佩。
  晏敏说父亲的成功是从实践中来的:爸爸是从最底层做起的,他进电影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是从片场一点一滴做起的,他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所有专业知识都是来自实践,也是来自他对电影事业的热爱。爸爸对工作的热情和悟性是超越常人的,获得奥斯卡技术奖的发明也是从一次片场实践中获得。有一次拍片,错把220伏的灯接到380伏上,灯光亮了一下就暗了,照理说灯泡应该碎掉,但是这次没有碎,当大家把电源接好之后继续工作,父亲却灵光一闪,要求重试,他觉得这种效果非常像闪电,如果能够持续保持这种效果的话,原来灯光师最头疼的闪电光效不是就解决了?于是爸爸开始一次次地试验,终于发明了电影特殊效果闪电灯,赢得奥斯卡技术奖。
  在追忆父亲的话语中,晏敏充满了骄傲:以前我们都是各自管各自工作,很少在一起说话,但是爸爸最后住进医院的四年,我常常到医院陪他,我们之间的话多了很多。我们总是在聊电影,我这才发现他对电影的喜爱是来自骨子里的。有同行到医院来看他,只要有技术问题,不管身体条件多差,他一定会为他们想办法解决。前不久的文代会,他已经腹水很严重了,但还是瞒着病情积极参加讨论。就在去世前几天,他还跟我说,多给我两年的时间就好了,我就能完成更多想法。”

 

 

参考资料:

1、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周铭  “他为中国赢得首个奥斯卡奖 ——追记上影厂灯光师晏仲芳”

2、《上影信息》总第288期《上影人风采》

3、《新民晚报》崔以琳的《一盏灯照 亮奥斯卡》

 
蒋经国 司徒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