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李鼎
(1930届校友)
详细资料见《在勤朴校训滋育下——部分校友事迹简介》P45-46。
照片见《勤朴》第一辑P60
李鼎(别名李新民)(1910年—
李鼎幼年开始,就在家里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寿县公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时他虽然年仅十岁,却能跟大同学一起参加罢课,上街张贴标语,还能在大庭广众注视下走上讲台,慷慨激昂地宣传抵制日货,反对帝国主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学习成绩甚佳,被誉为全校的高材生。后因患病辍学,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休养期间仍能自觉自修学习。
李鼎约于1927年随二伯父来到上海,考进浦东中学。在浦东中学就读时,仍是发奋努力,学习成绩优良。他于1930年在浦东中学毕业后,就考入杭州之江大学。
之江大学是由教会主办的,教学上注重英文,有些课本都采用英文原本。由于李鼎在浦东中学求学时已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学起来并不困难。
李鼎在上海和杭州学习的这些日子里,目睹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的生活和帝国主义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的种种丑恶现象,使他愤愤不平,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入侵我东北领土,大好河山沦陷。他眼见日本帝国主义日益嚣张的侵略野心,立下了投笔从戎的决心,决定报考黄埔军校,学习军事,以报效祖国。
李鼎在黄埔军校结业后,被任命为教导总队骑兵连第一排排长。嗣后骑兵连扩充为骑兵团,他就升任连长。
1937年7月,抗日军兴,李鼎爱国心切,多次在家信中流露出请缨杀敌、抗敌御辱的豪情壮志。同年12月,敌军逼近南京。在南京保卫战中,教导总队负责中山门外的正面防卫,骑兵连则担任教导总队的正面警戒。是月4日,日军来犯,为抗击敌人,李鼎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带领部队奋勇抗击来犯之敌,在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当年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黄埔军校干部、教导总队尚未作战参谋和两名排长都亲眼目睹了李鼎为国捐躯的情况。他的遗体被草葬在明朝钟山王徐达坟墓附近。
参考安徽省民政厅文件和李鼎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