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
浦东中学 高二(5)班 王逸捷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
浅言之,《围城》是一篇讽刺知识分子和当时时代的文章。文中透过以方鸿渐为主角的生活、职业、恋爱和婚姻,揭露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外表的道貌岸然与内心的虚伪龌龊。比如李梅亭那样满口仁义道德、满腹污秽肮脏的“学者”和高松年那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无不让我们窥见当时某些知识分子的黑暗一面。人处在这样性格的人群当中,自是像困于一座“围城”,难以走出。而这里的“围城”还有许多深意,比如爱情对人的困扰、旧观念对人的牵绊、时代对人的影响等等。人们努力找寻解脱,却一次次从一座围城走入另一座围城。是无奈,也是悲哀。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游走于这样的怪圈,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处境不佳,如同一座“围城”,从而对另一种人生充满希望。但真的走过去,会发现那里有着同样我们所厌恶的东西,那是另一座“围城”。人生这座围城我们无法主宰,但我们能做的是不把自己困于附加给自己的心理围城之中。
《围城》不但内容深刻,它的语言也颇有特点。其中的幽默令人难以释卷,其中的比喻更引人深深思考。
人物名字中就有幽默存在,如李梅亭和韩学愈,全文读来令人觉得人如其名、富有深意。而文中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也富有幽默,如方鸿渐与父亲的那段文言对话,令人忍俊不禁。“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汝托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见也。”在幽默的表面下,是人内心受到旧观念的影响的洞察。书中类似的幽默还有很多。
我觉得,幽默是一种讽刺事物的手法,也可以是面对人生“围城”的积极态度。
文中的比喻也很有特点,有写景写人中的比喻,生动形象;还有心理思维对特定物体的比喻,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通俗易懂。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比喻的修辞等,使文章生动有趣、含义深刻易懂,不失为写作妙法之一。
《围城》的深刻含义需要我们一遍遍地阅读才能领悟,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就是《围城》的魅力,也是中华经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