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浦东中学 >>校友风采
张闻天
发布时间:2014-04-08 11:08:3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1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

 张闻天( 1900 8 30 - 1976 7 1 ),化名洛甫,上海南汇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著的领导人。

1914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1916年进入吴淞水产学校,1917年,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受《新青年》影响倾向革命。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评介外国文学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至1923年,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工作。1925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并任助教、翻译,同时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报道员。19312月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夏,共产国际决定成立临时中央,他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委。1933年初,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2月,在中华苏维埃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前夕,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会后,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代替博古负总责。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5月,兼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1942年,到陕北和晋西北农村作了一年多的农村调查。曾长期兼任党中央宣传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共产党人》编辑,作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今在黑龙江省内)省委书记;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并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次年调任辽东省(今在辽宁省和吉林省内)省委书记,为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到外交战线工作。19514月出任驻苏联大使。1954年底回国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还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因为支持彭德怀的正确意见,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此后离开外交部门,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原则,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阴谋集团进行斗争,并遭到迫害。 1976 7 1 在江苏无锡含冤病逝。 1979 8 25 ,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张闻天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他的老战友致悼词,赞颂张闻天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中,始终奋斗不息,把整个生命献给了这一壮丽的事业;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德赢得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尊敬和思念。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

 

《张闻天的足迹》一书对张闻天在浦东中学的情况曾有记述,节录如下:

1914年,张闻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刚进浦东中学,一切感到是多么的新鲜。更使张闻天感到高兴的是学校内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的藏书和报纸。这图书馆就像一块磁铁,把张闻天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浦东中学内,除了上课外,只要一有空,张闻天就泡在图书馆里。张闻天仔细地阅读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创办的《民报》,他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从而对孙中山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张闻天如饥如渴地博览群书,他的兴趣十分广泛,文学、历史和人物传记,古今中外各方面的书籍他都爱看。

在浦东中学学习期间,张闻天时常腋下夹着厚厚的一本书,他戴上了眼镜,很快成为全校出名的“书迷”。然而,他并非是“书呆子”。不知有多少个月白风清之夜,在学校图书馆闭门之后,张闻天常常和几个少年同学一起,漫步走出校门,来到黄浦江边上,他们迎着徐徐的晚风,眼望着停泊在江中的一艘艘挂着米字旗、星条旗、太阳旗的外轮,以满腔的热情,激烈地讨论着国事。他们怒骂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谴责袁世凯以卑鄙的手段窃取革命的成果。他们又以美好的想象讨论着中国应该如何摆脱贫困、落后和苦难,憧憬着祖国的未来。

在上海私立浦东中学,张闻天先后历时三年。这三年,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与日俱增,他逐渐摒弃了孩提时的稚气,开始为自己选择志向,去做“人生的解释者,人生意义的找求者”。

       

参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马文奇撰写的《张闻天早年的学习生活和活动》

程中原撰写的《张闻天早年文学作品选》

金盛先撰写的《张闻天的足迹》

 
卞之琳 冯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