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杨善南
(二十年代校友)
杨善南(1904年~1932年)上海,原籍安徽,青年运动领导者之一,革命烈士。"五卅"运动时,赴沪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议期间担任大会主席。曾先后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党团书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学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委学生部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兼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区委书记,第四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团中央秘书长、浙江省团委书记、全国济难会党团书记、广东任东江特委书记等职。
他从小聪明,二十年代初,毕业于浦东中学。嗣后升入北平大学文学系求学,1923年加入共青团,领导爱国学生运动。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前夕,杨善南已是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他热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唤起民众参加爱国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他被北平学生界公举为学生联合会北方各省学生的特派员,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在大会作报告,号召青年学生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大会上发言的还有著名的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等。
1927年初,北伐军势如破竹,迅猛发展,当时的政府被迫宣布大赦,杨善南因得恢复自由。他出狱之后立即回到上海,继续战斗。后来又去武汉,出任团中央秘书长。同年6月,《中国青年》刊登了杨善南撰写的纪念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文章,报导了大会的经过与问题,是共青团的重要文献之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杨善南作为共青团代表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9月初,中央北方局在北京成立,书记王荷波,秘书长蔡和森,杨善南担任委员。
中国革命转入了新的阶段,党和团中央机关先后迁到上海。
1928年秋天,杨善南调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1929年初,杨善南赴莫斯科参加少共国际会议。会议结束后,在苏联少共国际办的马列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学习结束后,他回上海,仍在团中央工作。1930年,杨善南任全国济难会党组书记。1931年党的第六届四中全会后,由于王明领导的中央排斥异己,杨善南被加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
杨善南要求调回苏区去工作。1931年到广东,翌年任东江特委书记。1932年秋,广东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配合蒋介石中央军的第四次“围剿”,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强大兵力“围剿”大南山苏区,企图迅速扑灭大南山烘烘燃烧的革命烈火,加紧进攻东江苏区,对大南山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焚烧山林,见人就捕。杨善南、邓拔奇等在极其恶劣、残酷的环境下,转战于大南山之中。
参考:
1、参考《上海青运史资料》总第12辑陈修良的《杨善南烈士生平》一文撰写
4、http://ds.gdhj.gov.cn/hjd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