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一
01
接纳情绪,缓解开学焦虑
1.允许自己有一个“缓冲期”:就像赛车启动需要预热,我们的身心也需要时间适应。不必因为自己暂时提不起精神而自责,给自己一周左右的时间慢慢调整。
2.练习给情绪命名并接纳它:当你感到心烦、低落或紧张时,试着在心里说:“哦,我现在的情绪是‘开学焦虑’,它来了。” 仅仅是识别和接纳它,而不是抗拒,就能大大降低它的威力。
3.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试着把“唉,好烦,又要开学了”换成“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能见到好朋友,能学到新知识,也许会遇到有趣的事”。语言的改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态。
锦囊二
02
调整作息,适应开学节奏
01
提前几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早睡15分钟,早起15分钟,逐步向上学作息靠拢。避免开学前一天“急刹车”式调整。
02
睡前一小时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可以换成阅读纸质书、听轻音乐或做简单的拉伸。
03
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能为大脑高效运转提供能量。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球),能有效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锦囊三
03
设定目标,重获生活掌控
1.制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目标不用多么宏大。“本周每天提前预习一门功课”、“交到一个新朋友”、“第一节下课主动问老师一个问题”……小而具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能带来持续的成就感。
2.使用“SMART”原则:让目标更清晰(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联(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
3.准备并整理学习环境:整理书包、书桌,准备好看的新文具,这种简单的仪式感能帮助你心理上“准备好”要学习了,增强对新学期的期待感和掌控感。
锦囊四
04
启动社交,激活支持系统
01
开学见到同学和老师,主动打个招呼、聊聊天假趣事。你会发现,很多人和你一样,也正期待着交流。
02
多参与课间的闲聊、课后的集体活动,这些真实的互动是线上社交无法替代的,能极大地增强你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03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遇到困扰时,向你信任的朋友、家长、班主任、导师或心理老师求助,是智慧和有力量的表现。总会有愿意帮助你的人。
锦囊五
05
拥抱变化,促进自我成长
高中学业压力增大,可能会遇到更难的知识、更激烈的竞争。请记住:
1.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努力探索知识本身的好奇心,享受解出一道难题的快乐,这些过程的价值远大于一次考试的分数。
2.与自己比较: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过度与他人比较。今天的你比昨天有进步,就是最棒的胜利。
3.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学习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在课余时间坚持一件你热爱的事情(音乐、绘画、运动等),它是你情绪的“减压阀”和能量的“充电站”。
最后,请记住:心理老师办公室的门永远为你敞开。无论你是遇到了难以调节的情绪、人际关系的烦恼,还是对未来的迷茫,都欢迎你来坐一坐,聊一聊。
祝愿各位同学新学期心有所向,步履不停,在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从容、更强大的自己!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新的学年开始,孩子们升入更高的年级,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新的学业挑战、人际交往和自我探索。这个阶段,他们既需要独立的天空,也渴望温暖的港湾。作为家长,如何更好地协助孩子应对新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01
①管理好自己的焦虑:家长的焦虑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请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校的教育安排。避免过度追问“能不能考上好大学?”“这次要考多少名?”,而是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努力过程和身心健康上。
②接纳孩子的平凡与独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闪光点。不必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非“完美的别人”。
③对新学期抱有积极期待:多用积极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新学期,如:“又会学到很多有趣的新知识了”、“真期待你的新老师/新同学是什么样子”,营造一种充满期待的家庭氛围。
02
①多倾听,少说教:孩子放学回家,不要一开口就是“作业写完了吗?”。可以先观察他的情绪,从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开始,给孩子一个倾诉的窗口。当他愿意说时,请专注地听,不轻易打断和评判。
②沟通“七秒原则”:当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或遇到挫折时,在心里默数七秒,不要立即给出解决方案或批评。这七秒是共情的时间,可以说:“听起来你真的很沮丧”、“这件事一定让你很为难”,先接纳情绪,再处理事情。
③尊重孩子的隐私:高中生自我意识强烈,需要独立的空间。进孩子房间前请敲门,未经允许不随意翻动他的物品和日记。信任是良好亲子沟通的基石。
03
①共同规划,赋予自主权:和孩子一起讨论新学期的目标(不仅是学习,还包括兴趣爱好、社交等),并协助他制定可行的计划。过程中,尊重他的想法,给予他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②重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尽量保证全家一起吃饭的次数。餐桌上不谈学习,聊聊新闻、趣事,这是最自然的沟通场景。周末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如一起散步、看电影,这是有效的减压方式。
③做好后勤,保障身心健康:关注孩子的睡眠和饮食,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同时,鼓励并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是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04
高中生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家长敏锐的观察。如果孩子持续一段时间出现以下显著且持久的变化,可能需要您的特别关注:
①情绪持续低落:易怒、哭泣、对以往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
②行为明显改变:睡眠过多或过少、食欲骤变、沉迷网络难以自拔、自我封闭、不愿上学。
③言语中透露绝望:常说“没意思”、“我太没用了”、“要是没有我就好了”。
如果您观察到这些信号,请:
1.不要恐慌,先给予情感支持:平静地表达您的关心和担忧,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和他一起面对。
2.主动与学校沟通:及时联系班主任或心理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校信息同步至关重要。
3.勇敢寻求专业帮助:从孩子健康成长角度出发,也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可以求助医院的心理门诊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最后,请您也照顾好自己:只有情绪稳定、内心充盈的家长,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爱与陪伴。您的自我照顾,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是等待的艺术,成长是缓慢的旅程。让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信任,静待花开。如需任何帮助,欢迎随时与学校或心理老师联系。
撰稿| 陈江媛
审阅| 孙晓青
编辑| 戴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