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浦东中学 >>校园动态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浦东中学区级教学展示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4-05-27 12:56:30   发布人:沈华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69




    2024年5月,浦东中学举办了“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史学素养‘TIMES’特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展示周活动,共有13位老师参与展示,覆盖十门学科。本次展示活动得到了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倾情支持,展示课准备期间,各学科教研员带领我校各科教研组围绕展示课主题反复开展听课、磨课、评课活动,助推我校史学素养TIMES特色课堂建设。本次展示课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凸显数字化转型及信息化赋能


    13节展示课全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其中最有特点的是5G教室的3节。物理张贺老师的课堂从航天日切入,通过引入校友陈芳允院士的数字形象讲解航天卫星原理。物理赵星悦老师依托数字学习机,使更多学生亲身实践“家庭电路” 的虚拟实验,通过“扫码答题”进行课堂及时反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生物周佳仪老师依托虚拟实验“基因表达基础”,创设沉浸式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生动的学习体验。三位教师采用AI诘问技术,构建学生与AI老师的对话场景,通过对课中主问题的拆解,进行难点突破,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运用AI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教师从“分身乏术”到“分身有术”的转换。


1.jpg

2.png

3.jpg

    这次展示课中,大部分老师运用希沃白板的交互式电子教学功能,在课件中进行自由勾画、批注、缩放、蒙层及插入视频动画等操作,使学生在课堂中能更直观地了解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地理课、数学课上,老师利用“一拍即传”功能,即时呈现小组答案,有助于实现互动评价。历史课上,老师利用白板的“蒙层功能”,根据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进行显示,使教与学更具针对性。语文课上,老师用统计学的折线图来刻画林冲人物性格的变化和祥林嫂曲折的人生,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使学生加深了对人物命运的理解。



2.凸显“TIMES”特色课堂特征


    英语课上,姚慧文老师结合课文主题《我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美丽着》引出浦东中学八大训育标准,让学生感受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果能努力做到这些,就是最美浦中人,凸显了“M”—Morality德情铸魂。


4.png

    历史课上,张汝君老师将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展览“何以中国”作为导入,绘制了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百万多年的时间轴,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时间段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探索了史学素养博物馆+课程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课中恰当地运用相关史料、图文,培育学生实证意识,凸显了“I”——Identification实证溯源。


5.jpg

    语文王婧雯老师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设置情境“为水浒城特色主题展馆设置三个展区”,逐步设计环节,引领学生理清林冲从“忍”到“狠”的变化原因,进一步领悟文章主题。

6.jpg

    董霄玥老师的《祝福——探究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则聚焦“祥林嫂是如何死的”这一问题,设计多个任务活动,通过问题导读促进学生思考,最终明确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7.png

    两节语文课均选自经典名著,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透过这些作品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凸显了“T”——Tradition文化传承。



3.凸显课程思政与学科素养有机融合


    政治邓海云老师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三个核心议题:荣华居民区的共治实践、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开门立法”及中学生如何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引领学生一起进行深入探讨。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议题式教学的新要求,选择的情境生动有趣、问题链逻辑清晰。

8.png

    数学赵莉老师的《复数的几何意义》,以问题为导向,融合信息技术解释“虚数不虚”,由几何表示进行直观想象,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归纳、类比、提炼复数的两种几何表示,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课的最后,赵老师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虚数,不仅是物理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文明的需要,中国科学家已经证明了虚数的存在,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11.jpg

    地理马玉老师的《橘生淮南》,是一节高二复习课。本节课不仅引领学生回顾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还一起探索新知,为促使砂糖橘得到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相关措施,打开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新途径,从而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整节课以问题引领课题,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现实生产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0.jpg


    学生在这些课程学习中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db9a0d57-59b3-4bd4-97b8-7ee11869529c.png


4.凸显大单元视角下的真实情境引入


    创设合适的单元学习情境,不仅能使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融为一体,还能使单元目标、任务等设计更加自然和谐。

    化学课上,陈兆玉老师创设了蒸馒头的生活情境,并且将情境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从引入到作业,实现了一镜到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化学的价值。


11.jpg


    数学课上,高唐倪老师以“摸球和判断男女性别概率的问题情境导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发现条件概率中样本空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最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12.jpg


    孙未宁老师的体育课内容为篮球项目传切配合,是“篮球——半场进攻基础配合”大单元中的一节,孙老师采用了多种情境引入教学,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攻防转换意识。同时强调将所学的组合技术运用到比赛中,增加了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很好的实现了单元课时目标的有效达成。


13.jpg


    本次展示课的老师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从课堂上看到了年轻老师们蓬勃的朝气、创新设计和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本次活动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比如对AI辅助教学的诘问如何设计更能提升课堂的效率;如何设计问题能更好地促进小组讨论;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根据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作动态调整。本次展示周活动虽然划上句号,但不是教研工作的终点,浦东中学全体老师将继续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为创建史学素养特色高中上好每一堂课。





撰稿| 虞映霞

审稿| 顾嘉虹

摄影| 雷梦飞

编辑| 戴万成




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上海市浦东中学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升旗仪式 上海市浦东中学2024年线上校园开放日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