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届毕业生 李世君
录取院校:上海海洋大学
录取专业:计算机类
座右铭:心跳不止,思考不息
曾获荣誉: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上海赛区省级一等奖、国防教育优秀营员、连续两年学习优秀奖、校”勤朴标兵”三好学生、校优秀班干部
在这个蝉鸣悠长、阳光斑驳的季节,我已站在了高中生涯的尾声,回望过去三年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初入浦中,我还是一个青涩、学业平平的少年。我的学习似乎在高中突然开了窍,尤其在理科学习上,常常在课堂中听得入神,除了知识本身的魅力外还离不开老师的授课。我们浦中老师的课堂有个共通点,新知识传授往往有学科史得铺垫,让我们知道知识是有根的,并且它还在继续生长中。因为有了史实的穿插,知识点不再是枯燥的罗列,我们从中了解到,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往往来自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因为敏感和勤奋,最终让它成为了伟大的“必然”。有意思的是,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沿着前人足迹探寻时,发现当时的成果有时并不完美,老师一句“真的是这样吗?”的问题,再次激起了我们“深探究”的欲望,直到一个理论(成果)在师生讨论中得到完善。感谢我的老师们,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熏陶下,久而久之,也让我养成了学会“质疑”的习惯,常常会从一个问题“跃迁”到另一个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还很庆幸遇到了我的班主任韩老师,我们是她最后一届高三关门弟子,她待我们如亲生孩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总能精准找到我们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给每个学生“量体裁衣”制定冲刺阶段的语文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在她的诗词课堂中往往能感受到一种“美”,使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古代文人对话,感受诗词歌赋中的悲欢离合,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英语老师用流利的口语和丰富的文化背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我们在语言的海洋里畅游,领略异域风情。地理老师,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课堂上常常带着我们“探险”,引领我们穿梭于七大洲四大洋,用无尽的热情和深厚的学识,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在地理的经纬之间,领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有时候,我们还能在地理课上跨界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发现,一个大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不能把问题看简单化了,研究问题时有了材料还要善于梳理和提炼,才能真正梳理出事件发展的脉络,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实证”意识。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已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留下了最绚烂的一笔。在这里记录一下我的青春轨迹、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感悟,既是向这段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时光致敬,更是向未来勇敢地迈出步伐。浦中学子们,让我们在心中珍藏这段美好的高中时光,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即将到来的每一个明天。青春不老,我们不散,未来可期,梦想必达。
24届毕业生 葛思惠
录取院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录取专业:金融学
座右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曾获荣誉:学习进步奖、校优秀班干部
回想自己在高三奋力拼搏的那段日子,尽管汗水与辛劳交织,却是自我蜕变最快的时光,让我在挑战中重新塑造自我,于挫败的砥砺下淬炼坚韧之心。终于,在六月的考场上,我向自己和母校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我在学业上的进步与思想上的成长离不开母校老师的尊尊教导,同时还离不开浦中富有史学素养气息的育人空间。漫步于校园之中,教学楼与科创实验室的墙壁上,历代校友的辉煌成就与励志警句交相辉映,它们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生动展现,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灯塔。其中有一副字“不能自知其非,即不能自改其非”对我影响颇深,每当我回望过去,尤其是面对自己成长路上的一些波折与挑战时,这句话便如同警钟长鸣,促使我深刻反思,勇于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句话的落款是潘序伦,出于好奇我跑去图书馆“校友文库”查找相关介绍,得知他是浦中知名校友后来还成了校董,也是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创始人。潘序伦在浦东中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颇得师长的青睐,墙上的这句警言就出自他的一篇作文《知非》。因此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填了立信会计学院,也想以校友为榜样,勤于事业、朴于生计、以身作则、诚信立业。
浦中对我们素养的培育总是润物细无声的,具体还体现在各类丰富的课程与德育活动上。我曾参加过书画装裱选修课,在老师的引领下,从选材、剪切、固定、涂胶、加封条,最终到完成一副字画的装裱,不仅体验了传统书法装裱的技法,同时对其历史渊源、布局审美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得我每次浏览参观一些文化类展馆,在字画展厅方面多了些驻足,因为自己动手过,体验就是不一样。文化课学习上,浦中老师比较提倡“四有五步学习法”,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实证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常被要求通过一个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作为依据,并谨慎辨析,去伪存真,通过深度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中三年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它馈赠的无尽宝藏,将化作星辰照亮我前进的长路,愿我们各自砥砺,终在巅峰相会,共赏辉煌。
24届毕业生 王俊怡
录取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录取专业:摄影
座右铭:学识若海,唯有鼎力前行,无悔过往
曾获荣誉:学习进步奖
回望匆匆而逝的高中生活,自己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多的是关于自我成长的深刻理解和领悟。高中三年,节奏快、压力大,每天都有大量的学习新内容需要吸收和消化,浦中老师常常会给予我们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我慢慢养成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
感恩母校,为我们忙碌而又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开设了一系列丰富的选修课与社团活动,来平衡我们紧张的学习节奏。在GIS浦中历史变迁地形绘制中,激发了我对于百年浦中历史寻根的兴趣,和小伙伴们一起为校园的访客规划校园历史景点参观路线,绘制数字化校园历史景点地图,最后我们的作品还被印成导览图运用于校园展示活动。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我对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瓶颈或疲惫时,回想起在GIS项目中的那份热情与投入,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便又重燃了斗志,让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高二时,我选择参加了谢晋影剧社,记得有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款热门的国风类游戏,其精美的画面、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了玩家的高度评价。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中深深感受到了唯美的画面,如同流动的东方美学画卷,每一帧都如诗如画。游戏以一首著名的叙事诗为蓝本,通过诗词与画面的结合,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原来,还有个名词“游戏摄影”,随着游戏工业的发展,开发者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几乎完美的虚拟世界,虚拟的游戏为我们展现真实的美,而游戏摄影则让这生于虚拟的美拥有了具象化的机会。使我这个游戏爱好者一下子对“摄影”专业萌生了兴趣,后来还成为了我的专业深造方向,我希望能通过我的专业学习为我国的国风类游戏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过年轻新潮的摄影美学理念诠释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新高考改革,对艺术生的文化课要求日趋提高,我们在集训回来后的第一次检测,往往分数都不太理想,内心充满焦虑,而这种焦虑在美术班老师专业而又针对性的帮扶中逐步减少,因为我们过一阶段就能看到自己慢慢回归原先的水准。这里要感谢英语老师,她每次都能及时指出我在英语考试中的关键丢分处,为我逐一分析答题中结构与语法方面的问题,给予我方法与信心。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常常将我们知识欠缺的模块专门整理成资料编成校本练习,从基础开始逐渐提升难度,让我们保持好复习的节奏,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同学间也常常彼此加油打气,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想懈怠也难。
在此由衷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老师桃李满天下,祝愿学弟学妹们未来无论去往何处,始终能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坚持你们所热爱的,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和挑战自我,最终能实现梦想。
24届毕业生 陈佳伦
录取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录取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座右铭:成功不是永恒,失败不是命运
曾获荣誉:东方绿舟国防教育”优秀营员”、“勤朴标兵”三好学生、2024届上海市浦东中学优秀毕业生
我打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我把老师分为两类:一类是美术老师,一类是其它老师,可以说我是带着美术梦进入浦东中学的。
一直以来,我美术成绩相对于我的文化成绩要好很多,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在这次美术联考中取得不俗成绩。但联考之后所面临的文化学习才是真正的挑战。幸运的是,浦中的老师们以他们特有的认真、负责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我前行路上的坚实后盾。面对我薄弱的英语学科,英语老师没有丝毫的懈怠,她耐心地为我面批作文,每一次的修正与完善都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数学老师则以她那句“手拿笔,不要趴”的话语激励着我,提醒我时刻保持专注与勤奋。而语文老师,则用情怀、格局、价值观这三座精神大山,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人。我们美术班的加三科目老师也非常以人为本,辅导时间和复习容量上和主科老师打组合拳,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做复习规划,几乎班里每位同学都有一张私人定制的复习清单。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敬业奉献、关爱学生的老师们,美术班的同学们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文化课上也实现了突破,实现了专业与文化成绩的双重飞跃。
再次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们给了我一个美术生很好的平台去逐梦,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工作还是学习,我将继续遵循母校一直嘱咐我们的“八大修养标准”,成为一个互助、谦和、勤俭、勇敢、整洁、友爱、快乐、忠实的公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社会作出成绩。同时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制定一个长远目标还是很重要的,在高中生涯中,难免会遭遇挫折,不必把每件事都看做决定自己一生的大事跌倒了再爬起来,朝着既定目标前行,路就在你们脚下,加油!
24届毕业生 刘睿琪
录取院校:南京传媒学院
录取专业:戏剧影视导演
座右铭: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
回顾在浦东中学度过的这三年,梳理自己的成长轨迹,确是一段既复杂又充满意义的旅程。初入校园时,心中虽夹杂着对录取结果的一丝不甘,但这份情绪很快便化作了前进的动力。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线上授课模式,无疑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效率一度陷入低谷。正是在这段艰难时期,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教会了我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调整心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后来随着艺考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我原本所学的戏剧影视编导项目也迎来了重大转变,转向了表导方向,同时文化课分数的门槛也被悄然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动,无疑是对我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尤其感激浦东中学为我们精心设计的各类史学素养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授课老师们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瞻的教育理念,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我们思考未来,规划生涯。他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对戏剧影视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我后来的专业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艺考改革的推进,原本的编导影视类选修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在课堂上,老师们鼓励我们拿起相机,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将视觉与影像融合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戏剧影视艺术的魅力所在。这份源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最终成为了我选择戏剧影视方向作为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动力。
如今,当我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感激与自豪。感激浦东中学给予我的一切,让我在这三年里不断成长、蜕变;自豪于自己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勇气。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成就自我。
我想对学弟学妹说,在高中阶段,除了努力学习还要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到底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然后坚持下去。不要惧怕变化,以自己确定的能力去应对不确定的外界因素,本身也是一种成长。就如发生在我自身的例子,艺考改革将原先偏向理论知识的编导调整为更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表导类,我本身性格不属外向,想着要在评委们面前进行才艺表演,心里感觉很没谱。但当你真正将自己置入这个环境没有退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可以的,在一次次的双人交流即兴表演的练习之中,我变得更放得开了,更愿意去展示自己,变得更自信了,最终收获了理想的成绩。最后以我们经常颂唱的浦中校歌结尾,齐努力、齐奋斗,少年莫虚度!
供稿| 李世君、葛思惠、王俊怡、陈佳伦、刘睿琪
组稿| 虞映霞、戴万成
审核| 吴晓勤
排版| 戴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