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尖子生的心理健康
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他就应该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很棒的学生,不应该有什么心理问题。但是,在我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十几年的经历中,我曾经为不少的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做过心理疏导与咨询,我感觉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比一般学生少,在一定的阶段或者情景下,甚至表现得更严重。只是在内容上与外在的表现方式上,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这应该是我们的老师与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可惜的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
在应试教育的巨大阴影下,人们的人才观与教育观都已经严重的扭曲。在“人才=高分”的公认标准的唆使下,人们片面的追求智育成绩,吹捧高分,“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却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家长、老师、学生都成为一群被一种强大的身外力量“鞭打”着盲目奔跑的
大家可能已经从各种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并留学国外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由于不满同样来自中国的同一个专业的师弟在学业上超过他,枪杀了自己的师弟与导师;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明知违法的情况下,竟然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5只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的身上或嘴里;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通过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们曾经都是各个中小学的骄傲,都是基础教育的尖子生!可是他们却有一种惊人的相似--蔑视生命,毁灭生命!
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教育与培养,却让我们的学生对生命如此的漠视?忽视″珍惜生命″这个重要环节的教育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以人为本?我们是不是没有真正地、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心灵?我们衷心希望,社会在追捧″尖子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