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压力,轻松应考
心理压力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所必须面对的事,世界上没有不存在任何完全没有压力的环境。心理压力可以是人们生活中的动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压力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则会危害到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了解心理压力的情况,使之保持合理的水平,既可以把压力变为动力,使人进步,又是确保自己心理健康的必要措施。
考试是一种竞赛,也是一种竞争,面对考试,尤其是一些对自己而言意义重大的考试,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使你在学习过程中更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更加活跃。但是过度的焦虑就会导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干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那么怎样来判断你的考试压力是适度的还是过度了呢?过度的考试压力我们称之为考试焦虑症,主要表现为以下这些症状;
1、 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分的担心,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者是由于旁人的评价而形成自卑,不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脑子里以前学过的知识一片模糊,记忆不清,产生错误的判断等。
2、 在生理方面表现为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头痛、失眠等。
3、 在行为方面则表现为一种防御或者逃避。比如在学习时惶恐不安、出现无意识的多余动作,或者干脆放弃学习。在考试中则表现为胡乱答卷、早早离开考场等。
当然,面临考试,由于紧张而产生的暂时的行为失常还是正常的,只有当以上的情况出现持续一定的时间,比如一个星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为此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了。
首先,应该分析自己产生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由于过大的压力造成的,那么应该就你的压力进行分析。你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考试是在某种条件下进行的特殊形式的竞争,想要在这一竞争中获胜,必然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但是,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以自身的能力和自己可能的条件为基础的,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是力有余而心不足,只有适度的期望才会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建立学习的信心。所以面对压力我们首先要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处境,常用一些振奋自己的短语来暗示,激励自己,比如“只要努力,我一定行”。其次要培养乐观的精神。当你在情绪低落是,你可以想一些比你不幸的人,比如残障人士,看看世上除了你的痛苦外还有多少不幸。或者你可以尝试去做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或者伸出你的双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感到心情会变好很多。
如果你的焦虑是出于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担心,那么你就应该积极地进行复习,把复习的工作在考试之前作好。一般说来,胸有成竹的人焦虑会少一点,而计划步骤,到考试前突然发现重要的复习内容遗漏了就会产生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场面,当然会六神无主,忧虑从从了。
其次,我们要保持坦然的心情,丢掉无用的顾虑,即使在复习中发现遗漏,临战前夕也不要再埋怨或担心,可以告诉自己“豁出去了”,这样反而会平静些。
再者在考试时期应保持常态的生活方式,平静的面对家庭的、学校的过分关注所给你的压力,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镇静剂。刻意的改变自己的生物钟反而会打乱你的生活节奏,加重你的焦虑症状。
常识和实验研究表明,焦虑和松弛是不会同时存在的,当你在感到焦虑时就不松弛,当你完全松弛时就不会焦虑,因此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的状态,克服焦虑,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放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意念的放松,也可以是身体肌肉的放松,或者在你感到无法自己克服焦虑时,找朋友或心理老师去倾诉,去交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要被吓倒”是美国著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句至理名言。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正确的看待压力,克服考试家率,轻松的迎接考试,发挥你的水平。祝每一位同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