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让你轻松地做好班主任
发布时间:2009-03-12 09:27:0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5,500

让你轻松地做好班主任

——浅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张雅峰

班主任工作又细又杂,如何轻松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个老师都关心的问题,今天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几点建议,让我们都能轻松做好班主任。

一、轻松第一步

     训练一支得力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基础。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看到学生,让学生来管理学生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但培养干部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他们。我觉得三个字比较重要。

①“教”

选好班干部之后,首先要教干部怎样开展班级工作,当好干部。尽管他们初中里也许已经做过,但是高中和初中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学生渐渐大了,想法多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会顶嘴了……所以刚开始你要交给他们方法。例如指导体育委员如何组织排队,学习委员怎么样按时收发作业,劳动委员怎样搞好卫生扫除等。

②“领”

光教有时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先领他们干一段时间。在做某项工作之前,让干部先思考如何安排,然后再进行指导,启发他们把工作想得全一点,细一点,如:班上的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不在场,你们该怎么办?提些问题让他们思考,讨论。特别一些突发事件可以让他们先处理,然后再进行指导。

③“放”

放手走让干部学会自主工作。只有大胆放开手,让他们自己试着走路,才能真正学会走路,进而发展到自由走路,在实践中完善自我。“相信孩子,他们能行!”孩子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但他们需要锻炼、展示的时间与空间,需要教师的挖掘、培养。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对于班干部还要严要求,即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走在前头,做同学的榜样;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公道,不偏不倚,对同学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工作要认真负责。

二、轻松第二步

让星星之火不能燎原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保证。

班主任最怕最烦心的就是炒冷饭即屡教不改。所以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决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导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定要注意,学生犯错的时候,第一次你就不能够放过,一定要纠正过来,假如他已经养成习惯了,你还要叫他改,你就很辛苦了。

例如学生第一次语文作业没有带,他会说:我忘记了,下一次我一定不会再犯了。如果你就这样原谅他,那么你准备原谅他几次,一次,还是两次……也许一开始他是真的忘了,但以后可就难说了。

以前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有个男同学,他第一次向我请假,说身体不好想去医院看病。看他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就关心了几句就让他走了。事后发现他撒谎,而是趁机去了网吧。刚开始我不重视,只是训了他几句,就原谅了他。可是好景不长,没多久他又犯。因此对于第一次绝不能姑息,一定要认真对待。其实有时候老师还真要狠下心来。

光斩草除根还不行,还要把问题扩大化,用一个同学的事情来教育整个班级,把其他同学的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例如碰到有同学撒谎,不仅要对他严肃处理,还可以在班级里进行讨论,让大家共同出出主意,这样既教育了那位同学,又提醒了其他同学。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情况开个“讲诚信,做个真真的自己”的班会课,让大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教育。

总之对于“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决不放过。

三、轻松第三步

交流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交流要交心。已“心”换“心”才能作到通过交流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作到畅所欲言。班主任在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向老师倒出心里话。和学生交流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作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

假若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常发脾气,交流时又好教训人,学生就不愿讲出心里话,老师讲的话学生也不会听进去。因此,在交流时,班主任还应遵循两条原则:第一,交流必须地位平等。无论你地位年龄如何,都要以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待,双方都有发言权,你可以批评我,我也可以批评你;在谈心中有些不同看法,甚至因此争论起来、各抒己见,也不能认为纪律观念不强,更不能认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第二,交流是商量,学生可以同意你的看法,也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要允许他们保留意见;要允许学生有反悔的机会。

交流要及时。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有人担任班干部,入团或比赛获奖,这时最容易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需要谈谈心,听听学生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或解除一些思想负担。有时学生个人或其家庭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班干部工作没干好受到批评,碰到这些情况,也最容易结思想“疙瘩”或钻“牛角尖”。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思想上出了“岔头”,就应及时去交流,做好思想安慰工作,千万不要拖,以免学生背上思想包袱。

交流要得法。横吹笛子竖吹箫,凡是都应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图讲着痛快,来个“竹筒倒豆子”脱口而出。如果硬把箫当笛子吹,嘴吹破了也吹不响。交流也是一样,如不注意方法同样很难取得效果。首先,班主任应选好交流的环境和方式,因为交流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不一样。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谈心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散步在操场的林荫道上,校园的草坪,会感到气氛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开始,也可谈古今中外名人逸事,或谈论个人家庭琐事等。采取“迂回”的方法,使对方感觉不到你谈话的意图,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谈天,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起反感,达不到任何效果。班主任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思想工作。

“用心交流化霜雪

用心交流情真无悔”。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任务,让我们积极探索,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轻松,走得漂亮。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