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风雅颂
二(4)徐滢滢
尚读《诗经》,是一种享受。这早年的诗歌读来更是有韵味。大胆的语言想法诗中显露无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耳熟能详的名句。自听过这首诗歌后,感觉对中国诗歌的含蓄拘谨有着另一种对立,不,这不是对立。是直抒胸臆的表达。骨子里本来就有的秉性。
风雅颂为诗经六义之三。早已被看作诗经的代表。这民歌,宫廷宴曲,祭祀曲。或轻松,或华丽,或庄严。该是各有千秋。
《国风?周南》是我最为熟悉的。实在是那首“关关雎鸠”太有名了。其实我觉得其中的《桃夭》还是十分有意思的。或许是《关雎》的势头盖过了她,不过我是不会忽略这么美好的诗歌的。
我是觉得《诗经》是很神奇的文本。汇合了不同风格的诗歌,却又不觉得突兀。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多民族的融合,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世界大同,却又有所不同。在个体(国家也是一样)身上,我们需要保持个性。不是该随大流。以自己最能为集体做出贡献的方式进行努力。
在和而不同中华精神里,我感受到了,一份力量,冲击着我的思想,我不需要被和谐,而是尽心为集体创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