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27 16:28:07   发布人:吴晓勤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670

强史学素养,促全面发展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7〕50号文)的要求,按照《上海市高中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特制定《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上海市浦东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系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在上海滩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完全中学,校主杨公斯盛毁家兴学(胡适先生曾撰文称其为“中国第一伟人”),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在一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立德、治教的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输送了如张闻天、王淦昌、陈芳允、范文澜等一大批英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北南开、南浦东”之称誉。学校在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有鲜明的历史建树,被我国现代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称为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座宝库”。是为数不多的校址不变,校名不变,校训不变,校箴不变,校歌不变,八大修养标准等不变的学校之一。

学校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拥有标准教室、辅助用房(包括理、化、生实验室与准备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以及音乐、美术、劳技、地理、历史等各科专用教室、行政办公用房、现代化体育馆(包括篮球场、柔道房、乒乓房等)、智慧教室、高考英语听说标准化考场等。目前已完成智慧校园的建设,全校实现了光纤入校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多媒体设备已经在课堂中全面使用。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近700人;专职教师6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7人,中学二级教师12人,见习教师1人;在读和获得硕士学位教师1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含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后备4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名,教育署学科中心组8人。教师平均年龄43.7岁,老、中、青教师年龄结构比例为25%、60%、15%。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全部达标,骨干教师比例较高。

学校现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5年起加盟建平教育集团,在管理团队、师资培养、师生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建平中学全面合作。目前学校正在积极创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具有史学素养特色的博物馆式校园。

学校发展背景“SWOT”简要梳理如下表: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优势Strengths

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建平教育集团成员校;

史学文化特色显现。

 

劣势Weaknesses

生源均衡性不够理想;

教师团队专业素养有所不足;

部分老师对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遇Opportunities

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市教委特色高中建设项目;

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SO对策:

优化特色课程实施系统;注重创新体验室资源及其与课程的整合;注重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WO对策:

注重对学情的分析与指导;加强校本研修、引进多元专业指导力量;加强各方资源的整合,促进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

风险Threats

高考新政对学业评价要求;教育资源区域差异;

社会对教学质量单一评价。

ST对策:

增强课程教学管理有效性;充分发挥特色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丰厚校史文化的梳理与遴选。

WT对策:

加强对学生心理和生涯辅导;充分利用集团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将史学素养与育人目标进行整合提高。

 

二、学校课程目标

学校课程建设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史学素养为目标,本着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按照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着力建设和完善以史学素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由校本化实施的基础型课程、史学素养特色显著的拓展型课程、自主创新的研究型课程和课程化社团活动构成。依托特色高中创建、博物馆式校园建设及史地创新实验室的课程开发,完善既有课程,做大做强史学素养特色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践步伐,校本课程建设在浦东中学已经渐成气候,拓展型、研究型校本课程在各年级实施多年,尤其是在挖掘丰厚校史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探史”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挖掘校训内涵的《勤、朴》限定拓展课程,直接与深厚校史相关的《中国近代大事记与浦东中学》《近代中外建筑赏析——品杨斯盛故居》《追寻校友足迹,认识微生物》《读校史讲校史》《两弹一星--校友王淦昌》等短课程,另还有诸如《中华民俗初探》《老上海风情》《“家门荣光”之传统文化探究》《影响历史的人物》《史记》导读,《传记类文言阅读》《古文选读》等支持史学素养培育的众多其他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了内涵支撑。

支撑课程实施的学校特色资源也正在不断丰富中。包括在校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建设,学校注重对校史资源优势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始终着力推进具有史学特质的校园文化建设。目前的校园内,反映历史名校史学文化底蕴的景点和书画布置、宣传廊展示等众多,和谐地融溶于校园的自然环境。学校的建筑以著名校友名字命名,教学大楼内悬挂著名校友的巨照,以著名校友题词或信函为内容的名家书法作品和意境幽雅的国画佳品,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文化气息浓郁、校友精神感召,景观清幽雅致、心情感怀致远的史学环境。特别是杨公斯盛造像、杨公斯盛墓、“革命烈士纪念碑”、校训墙、“五卅纪念碑”、“炎培亭”和新建成的“万里桥”等历史人文特色景点,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碑廊与和平广场等,凸现出浦东中学特有的史学特色和精神内涵,为特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厚史学底蕴的文化,其浸润作用和教育功能无所不在。

其一,学校的课程发展目标。要使学校在展现史学素养特色的底色下,使得基础型课程各学科的校本化实施具有史学特色,强化机制保障;在拓展型课程的不同主题层次,建成一批既能回应学生差异需求、又能凸显史学特色的课程群;在研究型课程的开发中,配合学生特色社团、社会实践活动、跨学科探究等学生需求,建成一批由数字化平台支持的小课题资料包。三类课程在史学特色的总领下,优化结构,形成图谱。部分特色课程在完善基础上形成区域辐射影响力。

其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能乐于参加并基本胜任“史学素养”特色学校建设任务,各科教师在研读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本学科的育人功能,成为善于发现本学科的史学价值、挖掘学科在培育学生证据意识、求真精神、辨伪能力、探究方法和论述方略等“史学素养”的结合点的自觉探索者,在参与教研实践的同时,成为具有支持特色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特色教师。

其三,学生的培养目标。成为“勤业思行、朴实专注、奋发向上、和谐发展”浦东特色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勤勉”表现为“勤于学习、勤于健体、勤于实践、勤于反思”;“朴实”表现为“淡薄名利,专注事业,淡定坚韧,求真务实”。同时,对照史学素养培育要求,经过在校三年的系统学习,要树立“古为今史、今为后史”为人理念,具有“了解昨天,把握明天,开创明天”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夯实“勤朴”校训和“克己互助”校箴等文化引导下的“史学素养”,自觉投入“树历史观念,学先贤榜样,养勤朴品性,立致远志向”自我培育,成为“学文化、养身心、修品行”自觉践行者,成为特色鲜明、综合素养获得和谐而全面发展的新型高中生。

 

三、课程设置与安排

课程设置遵循“特色鲜明、关注全体、多元发展”的原则,本着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按照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同时着力建设和完善以史学素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三类课程的总体框架如下图:

 

 

 

文本框: 综合实践类

文本框: 学科拓展类文本框: 社团活动类文本框: 语言文学文本框: 数学文本框: 社会科学文本框: 自然科学文本框: 技术文本框: 体育与健身文本框: 艺术文本框: 自主选题类文本框: 限定主题类文本框: 德育实践主题类文本框: 勤朴课程文本框: 心理健康教育文本框: 德育课程文本框: 校史研究文本框: 校友寻访 

 

 

 

 

 

 

 

 

 

 

 

 

 

 

 


(一)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见下表)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2018学年课程计划

课程科目

周课时

说明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基础型课程

语文

3

3

数学

3

3

外语

3

3

物理

3

3

化学

3

3

生物

1

1

思想政治

2

2

历史

2

2

地理

3

3

艺术

2

2

美术、音乐各一节

体育与健身

4

4

体育专项,3班合上,4位教师

劳动技术

1

1

信息科技

2

2

周总课时

32

32

拓展型课程

心理卫生

1

1

限定性拓展,全员参与

语数英

学科拓展

3

     3

语文经典诵读、数学初高中衔接、英语听说操练

自主选修拓展

1

1

学生自主选择

限定性拓展

1

1

限定性拓展,全员参与

由勤朴课程、校史研究、美术欣赏三门课程相结合

阳光艺体活动

1

1

活动项目学生自主选择

班团队活动

1

1

每月一次时事政策报告会

社团

课外

课外

每周五下午3:00后进行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集中安排

集中安排

定点志愿者服务(30学时)、

军训和国防教育(各一周),   由学生发展中心统一安排

周总课时

8

8

研究型课程

课题研究

项目设计等

课外

课外

特色研究性学习:校友寻访结合活动,寒暑假集中安排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每周一次时事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40分钟

每天各2次

周课时总量

40

40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高一年级课程设置
高二年级课程设置

课程科目

周课时

说明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基础型课程

语文

3

3

数学

3

3

外语

3

3

物理

3

3

化学

3

3

生命科学

3

3

思想政治

3

3

历史

3

3

艺术

1

1

高二音乐为主

体育与健身

3

3

男女分班授课

劳动技术

1

1

周总课时

29

29

拓展型课程

语数英

学科拓展

3

      3

语文经典阅读、数学分层辅导、英语阅读写作

加3等级拓展

4

4

学生加三自主选择(走班)

阳光体育活动

2

2

体育活动类课程

班团队活动

1

1

每月一次时事政策报告会

社团

课外

课外

每周五下午3:00后进行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集中安排

集中安排

定点志愿者服务(30学时)、

农村社会实践(一周),   由学生发展中心统一安排

周总课时

10

10

研究型课程

课题研究

项目设计等

课外

课外

自主研究性学习,

由指导老师安排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每周一次时事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40分钟

每天各2次

周课时总量

39

39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高三年级课程设置

课程科目

周课时

说明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基础型课程

语文

6

6

数学

6

6

外语

6

6

思想政治

课外

社会调查专题课程

物理

3*2

3*2

高考加三学科大走班,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二门

化学

生命科学

政治

历史

体育与健身

3

3

周总课时

27

27

拓展型课程

学科拓展

11

11

语数英、加三专题拓展课

班团队活动

1

1

每月一次时事政策报告会

阳光体育活动

1

1

体育活动类课程

综合专题讲座

集中安排

集中安排

包含重大时事、科学艺术社会等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集中安排

集中安排

定点志愿者服务        (未完成学时学生)

周总课时

13

13

晨会或午会

每天15—20分钟

每周一次时事教育

广播操、眼保健操

每天40分钟

每天各2次

周课时总量

40

40

每课时按40分钟计

课程计划调整方案说明:

1、尽可能地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证。

2、高一自主选修拓展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在周五下午第6节。

3、学校鼓励教师开设自主选修拓展课程及限定性拓展课程,尤其是史学素养特色课程,鼓励教师通过三类课程培育学生的史学素养。


(二)学校一日活动安排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学年一日活动安排

午 别

节 次

预 备 铃

上 课 时 间

 

课前准备

7:20-7:35

1

7:32

7:35-7:55

广播操(周一升旗仪式)

7:55--8:35

2

8:43

8:45--9:25

3

9:33

9:35-10:15

眼保健操

10:25~10:30

4

10:28

10:30--11:10

5

11:18

11:20--12:00

        午          休

 

 

课间操

12:55-1:00

6

12:53

1:00-1:40

7

1:48

1:50--2:30

眼保健操

2:40~2:45

8

2:43

2:45--3:25

9

3:33

3:35--4:15

活动

4:35~5:05

四、专题教育安排

(一)主题月(节)活动列表

时间和主题

具体内容

参与对象

责任部门

9

行为规范月

1、学习《浦东中学学生在校一日规范》和《浦东中学学生修养标准》

2、“班级公约”制定

3、班干部竞选和干部的培训

4、学代会、团代会,学生会干部和团委干部的竞选值周班班长培训

5、高一年级校史介绍

5、第三个“国家烈士纪念日”暨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10

经典诵读月

1、经典诵读书目推荐

2、高二年级“校箴”征文比赛

3、读“校史”,讲“校史”演讲比赛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

11

阳光健身月

1、活动启动仪式

2、志愿者招募

3、各类团体和单项比赛

4、“阳光体育,活力浦中”健身节

5、冬季长跑活动开始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体育组

12

艺术活动月

1、艺术节筹备工作

2、“浦中百年校歌”大合唱比赛

3、“浦中梦想秀”,“浦中金话筒”专场演出

4、艺术节闭幕式暨文艺汇演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音美组

2

温馨教室月

1、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2、温馨教室布置

3、师生间和同学间温馨小故事的征集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3

学雷锋服务月

1、向全体学生发出“雷锋精神我传承”的倡议

2、各团支部开展志愿者行动

3、“勤朴”爱心义卖活动

全体同学

团委

4

感恩教育月

1、清明祭扫活动

2、关于感恩的征文或演讲比赛

3、“踏着浦中先辈的足迹”寻访活动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团委

5

社团展示月

1、优秀团干部和团员的评选与表彰

2、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

3、社团节闭幕式

全体同学

团委

6

表彰先进月

1、“勤朴”标兵的评选与表彰

2、“感动浦中,十佳勤朴标兵”风采展示

全体同学

学生发展中心

 

(二) “勤朴”课程活动安排

 

序号

 

参与对象

时间

执行部门

1

“追寻先贤足迹,弘扬民族精神”校史知识讲座

高一学生

新生报到时

学生发展中心

2

观看“浦中百年校庆专题片”和参观校史陈列室、“浦中十景”

高一学生

第一周

学生发展中心、团委

3

学习《浦东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勤朴规范》和《浦东中学修养标准》

高一学生

第一、二周

学生发展中心

4

学唱《浦中校歌》

高一学生

校园艺术节

音美组

5

主题班会:勤朴伴我成长

高一学生

第一学期的班会课

学生发展中心

6

校本教材《勤朴》的学习

高二学生

第一学期的班会课

学生发展中心

7

主题班会:传承浦东中学校友精神,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二学生

第二学期的班会课

学生发展中心

8

校史讲解队的建设

部分学生

课余时间培训;不定期的讲解

团委

9

“祭奠杨公、缅怀先烈”扫墓活动

全校师生

每年清明节

学生发展中心

10

“勤朴标兵”的评选和表彰

全体学生

每年的六月份

学生发展中心

11

“寻找浦东中学校友”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干部和新团员

暑期

团委

12

“浦中讲坛”

全校师生

每月一讲

学校发展中心

 

五、学校课程实施

(一)基础型课程校本化

1)学校按照市教委关于基础型课程的基本课时框架,全面落实对普通高中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注重德育渗透,弘扬“勤朴”精神,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达标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根据学科标准和基本知识点,结合建平教育集团的专业支持,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现状的具有史学素养特色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实施方案。

2)制定学科实施纲要。为发挥基础型课程实施中的校本史学特色,各学科都要结合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和教师课程执行力项目的要求,探索“细化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各学科课程标准校本实施纲要》。研制的文本要根据下表列出的指标来体现:

 

 

 

 

 

浦东中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校本实施纲要

学科:                 

年级

单元

(或模块)

课程标准内容

(主要指“内容要求”)

校本实施要求

(联系学情)

特色落实

(史学素养要求)

 

3)整合学科知识。基于“两纲”要求,充分利用浦东中学校史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结合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突破口,编写和完善各科《教案集》、《课件集》,完成学科的《基础训练集》(高一高二)和《高三专题讲座集》、《阅读文集》等。

4)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坚持校本研修制度,强化教研组建设,充分依托建平中学教研组的资源,努力将史学素养的精髓注入到现代课堂,打造“四有课堂”“五步教学”的新模式。

“四有课堂”——根据“两纲”进课堂的要求和“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结合浦东中学丰厚的校史文化,于2016年上半年学校提出了“有的、有效、有趣、有魂”的“四有”课堂,“有的”即强调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即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有趣”即强调教学的多样性,“有魂”即强调教学的育人性。以“四有课堂”为标准,构建浦东中学特色课堂评价模式。

“五步教学”法——“立问题”、“找依据”、“辨真伪”、“深探究”、“出结论”。“五步教学”是由史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迁移延伸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它在符合“四有课堂”的标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学生“史学素养”的形成。学校将基于“五步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打造“史学素养”特色课堂。

“四有五步”模式如下图示:

 

 

 

 

 


5)推进“教学五环节”的校本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等教学基本环节,既是校本教研任务,也是课程实施的效益关注点。备课优化,要从课标、学情、校情的三者兼顾出发,体现重心由教下移到学;上课优化,要将“四有”的理念落地、“五步”的操作有效;作业优化,要注意基于标准,照顾学生的差异需求,在部分学科开展校本作业研发;辅导优化,要落实在个性化分析和人文性关怀上;检测优化,要注意对照不同学生的素质基础,注重检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发展鼓励为本,使检测手段成为提升教学的组成部分。

 

(二)完善史学特色课程群——四大系列的开发。支持特色高中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学校“史学特色课程群”的系统建设。学校将在原有校本课程群基础上,针对特色要求进行梳理完善和补充开发相结合,尤其在课程图谱的指引下,拟建设如下表的四大系列、十六门科目的史学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群:

课程类型

具体科目及其要义

实施建议

寻史体验系列

(研究型课程A层)

《书库寻觅》校友书库体验

两门选一

《线上会史》借互联网学史

《校友访学》采访校友纪实

两门选一

《行走研学》社会实践考察

问史探究系列

(拓展型课程A层)

《博物问究》博物场馆活动

两门选一

《课文探源》课文背景研究

《家门荣光》家谱修习探究

两门选一

《方志选习》乡志镇志分析

鉴史求真系列

(拓展型课程B层)

《考古概说》介绍考古研究

两门选一

《正鉴野史》野史真伪考证

《定律验证》实验验证定律

两门选一

《古文质疑》文史作品分析

论史明理系列

(研究型课程B层)

《史海梳理》历史分类研究

两门选一

《史料解析》史料价值分析

《学研法则》史学方法研究

两门选一

《思维方略》史学思想探索

上述各科目在开发中都设计方案再具体研发。方案主要指标包括“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科目结构”“单元设计(每一单元包括教育价值、学习过程、核心概念等)”“实施保障”等。对于特色课程,学校同样将按照“研究一门、成熟一门、实施一门”策略,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一起组成开发团队,并与学生社团建设互动,有计划推进这项工作。

 

2017学年度拓展型课程安排一览表

序号

课题

指导教师

上课教室

1

中华民俗初探

张军珍、叶艳、张雅峰

斯盛楼201

2

TI图形计算器的应用

周昶捷、潘潇菲

智慧教室

3

英美电影欣赏

陈真、余晖

斯盛楼401

4

中国近代大事记与浦东中学

张汝君、龚为人

斯盛楼203

5

模拟联合国

张洪彬、吴前岚

斯盛楼210

6

拳击

崔斌(少体校)

柔道房

7

新能源探究

张梅青、赵红兵

物理实验室

8

趣味化学

姚正芳、张瑞颖、虞映霞、许小伶

化学实验室

9

追寻校友足迹,认识微生物

蒋露、顾嘉虹、唐乃山、沈咏彦

斯盛楼301

10

近代中外建筑赏析--- 品杨斯盛故居

罗小青、朱凌艳

文澜楼301机房

11

 “中外爱情诗诵读与赏析”

吴敏

斯盛楼205

12

文明的见证

张汝君

斯盛楼208

13

热点追踪

吴前岚

斯盛楼310

14

三维设计入门

刘丽华

文澜楼311

15

scratch趣味编程

罗小青

文澜楼301

16

舞蹈

周萍

文澜楼108

17

心灵奥秘探索

赵春梅

炎培楼110

18

足球

陈军

足球场

19

勤朴课程系列

黄燕

锦春堂

20

克己互助课程系列

沈华

党员之家

21

校史研究

张俊

故居

22

寻找浦东中学校友——找校友

黄燕

锦春堂

23

寻找浦东中学校友——淘书乐

吴前岚

锦春堂

24

寻找浦东中学校友——读书乐

钱瑜

锦春堂

25

浦中讲坛

倪瑞明

锦春堂

 

 

 

类别

社团名称

指导

老师

活动地点

艺术审美类

纸艺社

胡  俊

闻天楼二楼美术室

歌唱社

张备红

闻天楼二楼音乐教室

形体与舞蹈社

沈  华

文澜楼一楼形体房

动漫社

张汝君

文澜楼209

炎培书画社

吴敏发

炎培楼一楼101

摄影社

吴敏

文澜楼五楼会议室(2)

影剧社

周昶捷

文澜楼308

身心成长类

健身社

彭杨雯

体育馆二楼南侧

篮球社

王天云

篮球场

围棋社

许小伶

斯盛楼504

红十字社

吴毓芳

斯盛楼105

心理社

赵春梅

炎培楼108

乒乓球社

陈军

世平楼乒乓房

文学文化类

殷夫文学社

李超

斯盛楼406

记者社

吴  敏

文澜楼五楼会议室(1)

校史宣讲社

张  俊

斯盛楼208

个体发展类

科学探究社

张梅青

斯盛楼202物理实验室

模联社

吴前岚

斯盛楼206

数媒社

罗小青

文澜楼三楼电脑房

推理社

刘丽华

文澜楼五楼会议室(2)

2017学年社团课安排一览表

 

(三)研究性学习全员性、自主性及学科渗透性

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分年级开展限定性和自主选题研究性学习,必选课题要求学生围绕学校史学素养特色,研究校史、寻访校友,关注社会生活,立足自身和身边事,独立完成调研报告。特色必选研究性学习课题为《寻找浦东中学校友》。

自选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科技人物、科技制作、创意设计等主题以长作业形式合作完成课题报告。特色自选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新能源探究》、《白莲泾水质调研》等。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重视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自主、富有个性地学习,并且学会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反思探究的能力,倡导调查研究、思考创新的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重视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调老师的指导性,评价的科学性,项目的启迪性,积极践行史学素养特色培养学生功能。

 

六、课程管理与评价

其一,调整与发挥职能处室职能。学校组建了“课程教学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发展中心”,四个中心分工明确,但同时也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对课程管理视作整个学校管理的系统组分,一是体现学校向来重视管理与专业相整合的理念,二是通过管理介入和评价引导,使课程的实施在落实规范和兼顾特色的基础上,用相应的指标导向,将史学素养的培育贯穿在课程实施全过程,实现“规范与创新”间的智慧交集,确保史学素养特色的有效落实。

其二,探索融合史学素养的特色评价机制。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注意从引导到支持学生史学素养特色培育的自主性,是提高管理效益和实现评价增值的关键之一。为此,评价课程要关注效益,应从课程开发设计、教学实施环节、反思完善机制等方面,以史学素养的核心意涵,即“会学、会问、会思、会辨、会行”为基准,使评价具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习的功能。

其三,实施“综合素养”评价与“生涯发展”指导相联系。根据前所分析,我们所界定“史学素养”,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而是具有针对国家提出的通识特征的“核心素养”涵义,也是国家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应该有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为此我们可以也应该将史学素养纳入到教委提出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在探索高中阶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学校还可结合特色发展的具体项目,观察学生针对“史学素养”各项指向所关注的不同特点,在各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不同优势,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生涯设计”,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七、打造特色教师队伍

秉承“勤朴立校,传承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师德为先,师能为重”的精神,加强师德修养,强化教师热爱教育,敬业爱岗意识。依托建平教育集团的优势,通过项目研究、校本研修、外出学习及自我修炼等途径,使教师群体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学校发展新需求,力争在创建特色高中的同事,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健全人格、能主动发展,有专长、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优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教师,还注重以下两项任务:

其一,学科教师特色化发展。各学科的教师都要按学校“史学素养”的培育要求,全员主动完善自身专业结构,全面认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分析自己的业务短板,引导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为此,学校将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读书活动,搭建专业特色展示平台,优化网络资源,在促进全体学科教师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丰富而有力的支持。

其二,特色教师专业化发展。随着特色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将激发和支持一批具有跨学科发展的史学素养特色教师的成长。这一类教师在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发挥出特殊作用,同时也需要在专业特色的发展上有进一步的研修提升。为此,学校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引导作用,采取“压任务”和“优待遇”相结合,在可操作的范围内,鼓励特色教师走出去拓展专业视野,走进来发挥专业特长与优势,以特色名师为目标实现自我提升。

 

 

 

                                                 上海市浦东中学

                                                 2017年9月

 

浦东中学升留级暂行条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等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