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03-08 15:39:20   发布人:龚献华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9,08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根据上海高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原则,按照高中“多样、优质、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注重规范,向规范要效益;坚持改革,在改革中找寻学校发展之路;坚持文化立校,传承百余年浦东中学文化精髓,以杨斯盛逝世11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探索史学素养特色,在三类课程、教学方法论、校本教材、学校管理和学校文化等方面践行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立德树人,聚焦课程,强化课程的育人性;狠抓质量,提升教学质量;充分依托建平集团学校的优势,加速学校的整体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特制定2018年学校工作计划。

主要工作

一、学校管理

(一)工作目标

根据“依法办学、以德立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要求,基于问题,基于传承,基于质量,基于特色,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干部队伍的培训和优化,提升管理能力;坚持数据分析,科学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坚持实证研究,注重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文化为引领,以浦东中学校史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为抓手,助推基于高考改革的教研组建设机制;深化探索集团办学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建平中学的合作办学,以及建平集团兄弟学校的协同合作,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创设一个能有效提高教工敬业爱岗积极性,促进师生发展、学校进步,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的环境与氛围。

(二)工作要点

1、依法办学,以德立校。根据上海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基于学生基础,进一步调整规范管理流程,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依托建平教育集团的协同发展,提升学校管理,促进教师整体能力的发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转型,在工作中提升的原则,加强干部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工作效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强部门负责制。

3、健全以校务公开为主要形式、民主管理与监督为主要手段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群众组织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4、坚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注重校本培训,坚持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课堂开展实证研究,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狠抓课堂教学的规范,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以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抓手,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基础。

5、以杨斯盛故居修缮为契机,努力创建浦东中学博物馆;继续深化研究浦东中学的校史,在校园文化中更好地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

6、作为上海市特色高中项目学校之一,全面推进史学素养特色高中的创建工作,探索创建史学素养创新实验室,积极开展史学素养为主题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开展具有史学素养的德育活动与课程。

7、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根据建平中学与浦东中学全面结对合作协议,以及建平(集团)学校理事会的章程与要求,全防卫推进各项合作办学事项,在管理方略、干部队伍培养、见习教师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等各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注重提升各方面的工作。

8、积极探索,引进各类社会资源,如与浦东新区档案馆、相关高校等进行合作,助推史学素养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发挥炎培中国画院的书法、书画名家和龙泉瓷器等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课程教学中,丰富学校课程,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根据市教委创新实验项目中的“浦东中学校友文库”建设项目的要求,师生、校友等继续共建浦东中学校友文库。

10、以杨公斯盛逝世110周年为抓手,通过宣传、学习杨公精神,学习其毁家兴学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担当,学习其专注建筑质量的工匠精神,学习其乐善助人的公益精神,从而更全面地提高师生对于杨公斯盛的认识。

二、德育工作

(一)工作目标

根据蔡元培先生为浦东中学所题写的“成德达才”的育人要求,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两纲”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充分挖掘学校校史文化,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在民族精神和时代要求的结合点上,传承勤朴精神,继续开展“寻找浦东中学校友”等系列德育活动,凸显我校的德育特色,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育德育品牌。

(二)工作要点

1、以市教委特色学校项目——史学素养培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浦东中学的优秀校友资源,开展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以上海市“德尚”课题“基于校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引领,继续开展寻找浦东中学校友、学习浦东中学校友的系列活动,并作为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主题。

2、继续以浦东中学的“八大训育原则”为抓手,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根据《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关注特殊学生的案例收集与研究,做好后续跟踪与疏导。

4、根据浦东新区提出创建文化高地的目标,加强文教融合,整合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校丰富的人文资源,凝集教育系统内外力量,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生命教育、创新素养培育等方面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加强班主任队伍培养。针对我们学校生源结构,主动研究,注重学生的行规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班主任工作研究的系列化和主题化,提升责任意识。

6、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校友会,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

7、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做好本年度市、区先进班级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8、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班主任日常考核制度,加强班主任的日常考核和管理工作。

9、认真组织好高一新生军训、东方绿舟国防教育、高二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的相关工作。

10、进一步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注重家委会对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的合力。

11、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工作的深入开展。

12、加强安全教育。继续开展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网上知识竞赛和现场技能展示活动。

三、课程与教学

(一)工作目标

根据《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实施方案》,作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项目学校之一,全力创建“史学素养”特色高中。积极学习、研究上海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认真探索基于数据的管理与评价、走班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注重教学常规的有效落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注重教学五环节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的检查。

(二)工作要点

1、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新一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和课程管理制度,构建适合浦东中学实际的科学、合理、有效、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方案。

2、学习和传承浦东中学学校历史上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尤其是与当下高考改革相结合。

3、坚持以评促教,坚持基于数据的管理与评价,严格实施考试管理各个流程的规范,尤其是前端命题编制和后端评价分析能力的提升,藉此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

4、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基于史学素养特色高中创建的目标,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学习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开阔视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条件,尤其是要研究开发具有史学素养特质的拓展型课程群。

5、加强“课程与教学”的执行力。继续以教学“五环节”常规管理和校本研修为主要抓手,上半年以作业本的有效执行和编制有效作业为抓手,抓细抓实抓紧,不断优化,确保课改要求落到实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6、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修,以“智慧高中”项目为抓手,继续巩固网络阅卷,充分利用网阅大数据分析来作为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提高分析能力和数据解读能力,加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7、加强教研组建设,根据高考改革的需要,结合新区教研组验收的要求,对近年来教研组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和常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积累和完善资料;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优秀教研组的建设、考核和评估,同时继续抓好教学活动的常态化;以史学素养特色高中创建为目标,积极研发相关拓展型课程;以减负增效为目标,积极开发有效作业。

8、继续抓好常态性公开教学活动,向家常课要质量,注重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继续探索“四有五步教学法”,将史学素养创建要求融合于基础型课程之中。

9、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效果。在相关拓展型课程和学生社团中开设机器人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10、切实抓好各年级的教学工作,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目标。抓好高三毕业班的各项工作,抓实高一和高二年级的高中学业合格性与等级性水平考试等。

11、进一步发挥智慧校园项目的作用。加强“智慧高中”项目中各个模块的使用,推动学校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12、研究学习上海高考制度改革政策,认真、细致做好分析工作,谨慎有序做好分层走班教学,开展学生生涯规划与学涯指导,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各项工作,切实加强英语听说测试的相关准备工作。严格根据市教委的各项工作要求,按照时间节点,认真落实。

13、根据市教委特色高中项目学校的要求,全力开发、研究、逐步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建设和创新实验室建设两方面为特色高中建设提供软件和硬件的支撑与保障。

四、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一)工作目标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引领,以上海市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创建为目标,以上海市德尚科研课题“基于校史的研究性学习”,和“智慧高中”项目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实现以科研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工作要点

1、根据史学素养特色高中创建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对各科学科史、“四有五步教学法”、校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将校史文化转化为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进一步发挥浦东中学作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提升浦东中学德育品牌。

2、以上海市德尚科研课题“基于校史的研究性学习”为抓手,认真做好研究性学习,根据课题规范,逐步有序地推进。

3、分析研究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绩效工资的作用,通过内培外引,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注重教研训一体化,将高考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有机统整。

6、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7、认真做好师训工作,帮助教师做好市级共享课程的选报和指导工作;组织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信息技术中级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做好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各项工作,优化“四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即“学科导师、德育导师、伦理导师和管理导师”,在第一年见习期内以“学科导师、德育导师和伦理导师”为主,在第二年实施“管理导师”,从而更好地观察和培养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完成校本培训的档案整理、学分认定等各项工作。

五、其他工作

(一)工作目标

科学、艺术、体育、卫生、安全、后勤、语言文字等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做出成绩,抓出实效。

(二)工作要点

1、后勤总务工作:继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为教学第一线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坚持开源节流,注重公用经费的使用效能;要把学校财产保管好、使用好,发挥最大的效益;认真做好杨斯盛故居的文物修缮项目的施工、监管,全力做好校史馆的布展和史料收集工作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创建具有丰厚人文特色的优美校园。

2、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积极践行体育专项教学,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保“阳光体育一小时”健身活动。认真完成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上报工作。在普及群体活动,抓好广播操的基础上,抓好拳击等特色项目。认真筹划好健身节、运动会以及各类体育竞赛。

3、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注特殊体质学生的档案建设,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加大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力度,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认真做好师生年度健康体检工作,卫生室和体育室安排好学生视力、体重、身高等指标的检查,并进行系统分析。

4、科艺教育工作:认真上好音乐课、美术课,组织学生艺术社团,诸如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加强科技教育,尤其是机器人项目,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科技素养。

5、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从“人防、技防、物防”三个方面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学习《浦东新区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学校掌握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和程序,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减少负面影响。加强师生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6、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切实加强语言文字工作,为师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积极开展各类经典诵读活动。

7、进一步加大校际交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港澳台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认真参与浦东新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的相关课程共建项目;认真组织、并做好与美国相关学校的交流访问工作;根据浦东新区台办的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8、继续抓好退管会、档案管理、宣传等工作,尤其是做好学校档案数字化处理专项工作。

9、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浦东中学校史馆作为区级文物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外开放,进一步整合文教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上海市浦东中学

                                                                2018年元月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9年工作要点 上海市浦东中学2017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