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盛故居为浦东中学校景中最富历史价值的部分,系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左右,位于学校北部。1907年浦东中学创建时的建筑仅存故居,且保护完好。自学校建成至1908年5月29日去世,杨公及家属住于故居,以“静听书声”题匾,其恋校、爱生情结可见一斑。
故居系杨公亲自设计、督造,前后两院,正厅、厢房、边房、裙房一应俱全,为典型的中西合璧之建筑:外观上系江南中式建筑,而内部的平顶天花板、散波形吊灯边纹、宽敞式窗台却显西式风格。
故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最初是隔空铺设木地板,整栋建筑下面都是有空气流通,为防止老鼠和蛇之类的破坏,木地板下面有厚厚的石灰,既防潮,又防鼠害;同时,每间房屋外侧都有一个雕花的出气孔。主楼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西式壁炉,天气寒冷时,可以取暖。
故居在日寇炸毁浦东中学时,也有局部地区受损;学校搬迁至浦西过渡办学时,被很多居民占用,结构有一定的破坏。2018年在修缮的过程中,本着文物修缮的原则,“修旧如旧”,通过激光三维扫描仪等进行勘探,由上海现代集团进行设计,上海园林工程公司施工,通过将原有的粉刷层清除的过程中,将部分原来被破坏的地方予以还原。
杨斯盛故居,曾经被称为“浦东别墅”和“杨氏别墅”,于1908年杨公过世之前立下遗嘱,作为校产,由校董会负责管理,家人不得干预。现一般称其为“杨斯盛故居”,作为浦东中学校史馆所用。
2014年,校史陈列室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清光绪三十一年的《捐产兴学启》、《浦东中学校办学章程》和《私立浦东中学校办学章程》、光绪三十四年的《处置家事据》、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的浦东中学教务一览表和浦东中学附属高等小学教务一览表等。现正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广集史料、充实馆藏。故居经历了1987、1997、2004年的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古朴典雅,一如旧时之风貌。现正拟将“杨斯盛故居”修缮为“教育博物馆”,以呼应著名教育家吕型伟为我校的题词“中国近代教育的一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