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浦东中学 >>校友风采
叶培
发布时间:2015-04-27 13:54:35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176

著名医学家——叶 培

(三十年代校友)

 

叶培(1910 2002 年4 月24 ),汉族,广西融水县人。二级教授,著名医学家、儿科专家。历任广西省立医学院院长、广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全国第二、三、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委员,广西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广西省第一届人大代表,自治区第一、五、六届人大代表,自治区第四、五届政协委员、五届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曾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予以表彰”的荣誉证书。

叶培在广州读小学,后到上海求学,入浦东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取同济大学。1934年国立同济大学毕业,1935年底赴德留学。1937年获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此后,在柏林大学、佛来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攻内科和小儿科。

1939年,叶培从欧洲回国,先任上海宝隆医院医师,后回乡任广西军医院医师,广西首立柳州医院内科兼小儿科主任,广西省立医学儿科副教授、教授兼附院院长及省立桂林高级护士学校校长,为广西医疗事业和医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广西解放前夕移居澳门,受聘于镜湖医院专事医疗工作。

广西解放以后,百废待兴。1950年,广西省主席张云逸托人致函叶培,请他回广西工作。他深感共产党重视科技人才,且身为广西人,理当应召回乡,以自己的医学技术为人民服务。于是放弃澳门镜湖医院的优厚待遇,回到柳州,受聘为柳州市立医院院长。当时柳州城乡天花等疾病流行,叶培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并组织医护人员采用防治结合的方法,很快解决了问题,受到人民政府的赞扬。

1953年,广西省政府决定成立卫生厅,任命叶培中为副厅长,兼广西医学院儿科教授及科研部主任,兼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负责人,广西医学院副院长、咨询委员兼儿科教授、小儿呼吸道疾病实验室主任。任副厅长期间,主要负责领导全区的医学技术和妇幼卫生工作。他在卫生厅工作的17年中,为广西培养医护人才,落实党有关医卫事业发展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政策,大力防治血吸虫病、霍乱、痢疾、脑膜炎等地方病和传染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或在文革中遭受无情批斗的时候,他仍兢兢业业,为妇幼保健和小儿科医生的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后来许多医院的小儿科骨干医生就是那时培训过的。

2   医学科研工作

叶培重视医学科研工作,主攻小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他选定了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他筹建了小儿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研究室,对病毒性肺炎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病源学方面,分离腺病毒和合胞病毒多株,成为国内第八个能分离合胞病毒的实验室,填补广西空白。检测南宁地区正常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血清抗体水平,初步掌握该地区合胞病毒是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病源的规律。通过监测,证明合胞病毒虽同属Long株,但南方多在夏秋季流行,与北方流行规律相反。对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在微循环方面,作了肺炎患儿微循环及/或指纹、血气的动态监测。他和助手们带领研究生搜集和分析了四千多个数据,发现肺炎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循环障碍,其程度与病情的轻重有关,病情越重,或出现合并症(心衰、呼吸衰竭、脑瘤、胃肠麻痹性充气、休克或DIC),微循环障碍越明显。写出的论文,参加了全国性会议,获一级优秀论文奖,并通过了叶培提出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主要论著

《小儿肺炎》(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肺炎患儿的甲皱微循环观察》(《中华儿科杂志》1986年第2期)

《病毒性肺炎局部及全身免疫状态观察》(《中华儿科杂志》1983年第1期)

《南宁市小儿呼吸道合胞病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3年第5期)

 

社会兼职

曾先后任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顾问(1986),中华儿科学会广西分会名誉理事长(1986),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分会名誉理事长(1986),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分会名誉理事长(1986),中华医学会总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广西分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委、国外医学儿科分册编委、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顾问等职。

 

参考广西医科大学档案馆

http://www.gxmu.edu.cn/ykdbm/dag/rwjs/201210/t20121023_34355.html

 
周启新 叶馥荪